-
2017-06-21王英(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
很幸福能教这么好的学生,他们积极、上进、有理想。新雅书院最大程度给他们提供了发掘潜力、展示自己的空间。 -
2017-06-20高瑾(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新雅62班主任)
在清华这个校园里,新雅书院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的教育理念从各个方面都指向培养“完整的人”。完整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看问题的方式。虽然光谱式思考已经被广为接受,但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却仍在各个大学校园中盛行。从中又衍生一系列对立,包括物与人,真理与价值,严格与模糊,... -
2017-05-17夏冰聪(外文系硕士研究生、助教)
在做助教这段时间里被袁老师的渊博的知识和温和的性格所感染,和新雅的学生在一起,感受到了他们的出众的思辨能力和活泼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做事,感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集体的温暖,也收获了满满的友谊。非常感谢新雅书院,感谢这门课程,祝老师和同学们都越来越好!2... -
2017-06-21张伟特(新雅书院学生工作组组长)
新雅书院在教育中正在凝聚的就是一种大学之为大学的读书气象:学生“左”图“右”书,手不释“书”,体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的求学问道的气象。而这种专注精神活动的凝聚正是一个民族精神飞跃的关键。正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言:“时代的... -
2017-06-21尹西明(新雅书院前学生工作组副组长,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博士研究生)
因为清华通识教育的涤荡而寻得人生定位与使命,又因为通识教育改革而结缘新雅书院。担任杨斌老师CTMR课程的Co-teacher时即听闻新雅书院通识教育改革的战略举措,后因为招生咨询工作而对新雅书院的理念与使命有了深入了解,幸得曹莉老师、翁贺凯老师不拘一格降人才,有幸担任新雅书院学生... -
2017-06-21陈洪钟(新雅书院团工委书记,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两年前,因为赵晓力老师的《法律与文学》课程,我与新雅结缘。已经读完本科成为研究生的自己,有幸能遇见心目中理想的大学课堂模样。在这里,同学们广泛地阅读文史哲书籍、充分地发展着自我认知、尽情地享受着思辨的乐趣,我想这将是大家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经历,这段经历也将帮助大家发... -
2017-06-21朱心雨&刘拓(新雅书院2016级带班辅导员,心理系&电子系硕士研究生)
新雅书院作为一个新生的书院,承载着清华通识教育的理想与梦想。作为辅导员,我们有幸见证了书院的锐意改革,见证了书院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多元发展的历程。我们时常被学生的脑洞所惊呆:“天工人代”、“经纶于道、致用于实”,从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理科生的文科素养和文科生的理科素养... -
2017-04-19新雅2014级(建筑学院)周凌峰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认为,新雅书院通识教育的核心首在一个“化”字。通过高强度、专业化的通识课程与混宿制下的跨学科思维碰撞,书院的同学们将会收获崭新的人文视角与学养,收获另一个家。 张天曦(生命科学):在新雅,我们所得到的是不同于... -
2017-04-18新雅2014级(生命学院)张天曦
在新雅,我们所得到的是不同于园子里其他小伙伴们的成长经历。在这里,我们不仅追求着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质,更有了“廓宇宙以为志,继圣达而为心”的胸怀。我想正因为这些,我永远不会在孑然一身时流泪,永远不会在黯淡岁月里迷惘,永远不会在白发之年叹惋。这些,也许就... -
2017-04-19新雅2014级(钱班)黄馨仪
在新雅上课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感觉自己永远读不尽书, 感觉自己永远无法探索完真理。这是超越技术与科学的人文体验。思维的每一点细微变化都是认知的全新改变,而且思维广度的挖掘与认知领域的拓展都是一种奇妙而令人欢喜的体验, 非此中人不得知之。 -
2017-04-19新雅2014级(法学院)何雪梅
事实证明,在新雅学习是一次“甜蜜的修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时常问答交互,异议与辩论也常常出现。老师之于学生不仅仅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像是引路人、像是同行的伴侣。 -
2017-06-21新雅2014级(建筑学院)张园
通识教育对我而言是一种学习与思考的方式,在实用技术之外,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去发现周围的世界。文学艺术、政治历史、科学工程,似乎都有密切关联;在不断的拆解与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更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