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9日至20日,第六届全国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分指导委员会(筹)联合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汕头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科院等7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1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8月19日上午9时,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新雅书院院长郑力教授宣布研讨会开幕。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首先致辞,他简要回顾了清华大学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开设“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等相关课程,积极推进和参与素质教育和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的经验和历程。他说,创新教育要依赖教育创新。清华大学所倡导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将价值塑造放在首位, 而价值塑造与批判性思维紧密相连。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致辞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在开幕式上讲话,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通过视频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张司长和杨院士强调,开展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对于推动素质教育、凝聚核心价值、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致辞

华中科大客座教授、批判性思维专家董毓作主旨发言
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著名批判性思维专家董毓应邀作大会主旨发言“批判性思维的探究本质和对创新的作用”。董毓论述了批判性思维中“反思”的内在含义和维度,以及对理性社会和认知发展的根本性;阐述了批判性思维对创新的必要性和强大催化作用,并以此解释缺乏创新能力的三大根源。他还列举了发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十大任务。
清华大学孙宏斌、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谷振诣、中山大学熊明辉、青岛大学宫振胜、汕头大学郭伟文等先后作大会发言。发言主要涉及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创业教育、批判性思维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与思维个体、批判性思维理论建设与技能训练、批判性思维的知与行、独立思考与质疑精神,以及批判性思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焦点话题。为了进一步搭建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教学桥梁,上海师范大学附中、北京八一中学的教师代表余党绪、陈咏梅也应邀与会并发言。著名逻辑学家、批创思维教育的积极推动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培育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周北海教授等专家学者全程参加了大会并参与讨论。
除大会发言外,本次会议安排了三个分论坛。与会代表围绕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从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到先秦儒学的论证谬误,从批判性思维的测试理论到脑科学研究,从问题导向式的生物学教学到法庭辩论、法学教学,从文化变迁到工程伦理实践,从批判性思维的表征和测量到翻转课堂,从语言、语义到思维、判断,从推进批判性思维教育到改善批判性思维教育等,代表们各抒己见,争相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多方位展示了从事批判性思维教育工作者特有的激情和锐气。

大会现场
本次会议备受关注的一大亮点是组委会专门设计的“青年教师论坛——我们这个时代的批判性思维”, 以突出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时代意义和青年教师的独特视角。论坛由中山大学熊明辉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朱素梅副教授共同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晋荣东、江苏大学吴鹏、华南师范大学赵艺以及西南财经大学吴晓静等四位青年学者同台发言。公共领域的批判性思维养成、诡辩式辩证思维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特定语境下批判性思维的标准和方法、培养创新人才与教育者的责任、批判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等等成为该论坛的热点话题。晋荣东谈到:当代中国社会成员在面临利益冲突、意见纷争时,在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协调利益、理解分歧、达成共识等方面,都需要养成和提高在公共空间中的说理能力,而批判性思维教育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工具。吴鹏认为,当前讨论批判性思维,不仅要关注通用方法和标准,更重要的是关注特定语境(如法庭论辩、商务谈判、学术评论、公共生活中的商谈等)中的特殊方法和标准。赵艺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者的时代责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吴晓静谈及时代特征时强调,需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不仅仅是在校学生,而且是所有参与公共生活、需要解决问题的人。论坛过程中,论者侃侃而谈,听者踊跃参与,台上台下思维活跃,互动热烈。
以时代需求和当下意识,讨论和推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是本次会议的主旨之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新雅书院副院长、大会组委会主席曹莉在闭幕式上总结时说:关注我们所处的时代,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置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予以讨论和考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创新驱动的时代、一个需要批判继承的时代、一个需要造就和产生创新人才的时代,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因此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
闭幕式上,分指导委员会(筹)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玉对2016年我国大中小学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进展作了概括性总结。有数据显示,批判性思维教育在教学、出版、会议、教师培训等方面发展迅速,加入批判性思维教育行列的个人和单位越来越多。因此,分指导委员会(筹)和高校主管部门需要对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及时到位的指导和培训。
据悉,第七届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研讨会将由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中山大学在成都举办。
特约通讯员:黎明 佳宏 继先 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