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19位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高年级学生(以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简称PPE)专业为主)前往湖北恩施利川市政府16个市直部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实习。在县级政府的实习是PPE培养方案《国家机关、国际组织实习》课程的重要环节,同学们通过白天实习,晚上读书讨论,增加对县级政府运行的直观经验和对基层的认识。7月11日,40位新雅书院大一学生也前往利川市团堡镇、忠路镇等地的乡村进行劳动耕读实践,过着白天拔草、采药材、挖土豆、收菜、砍柴,晚上读书学习的耕读生活,通过在乡村的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得学生认识农村、关注农业、尊重农民,这也是新雅书院劳育必修课程《社会调查》的设计初衷。
7月21日-22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老师赴湖北恩施利川市看望在利川实习实践的近60位新雅同学和带队实践的张伟特老师。



梅赐琪老师与同学一起收白菜
7月21日中午,梅老师不顾旅途劳累,在团堡镇、市人社局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耕读同学的住处,关心和询问大家的居住条件,与同学们交流耕读的体会与感受,并勉励同学们在耕读劳动这样一个踏出舒适区的宝贵经历之中,真正亲近自然,亲近中国大地,了解农村社会,培养劳动观念。从下午两点开始,梅老师带着40名耕读同学一同来到团堡镇棠秋湾村帮助村民收白菜。梅院长在菜地里带头采摘白菜,组织同学把白菜转进运输车。当天下午时有阵雨,师生们坚持不懈,一个下午共收获白菜10000余斤(现场卖出5000元,如果全部用来支付劳务费的话每个人125元)。通过这次劳动,同学们体会到农人的辛苦与不易,也对劳动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雨后收完白菜大合影
7月22日早上8:30-10点,梅赐琪老师、张伟特老师参加由利川市政府主办的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实习学生座谈会,座谈会由朱廷辉副市长主持,各实习接收单位分管领导、新雅书院师生共40人参加。

座谈会现场
朱廷辉副市长对梅赐琪院长的到来表示欢迎,新雅书院五名同学作为实习实践的代表就本次在利川的实习实践体验与收获进行了发言。
新雅书院王舒艺辅导员(实习单位:利川法院)首先代表全体实习同学表示了对利川市的诚挚感谢,并从实践出真知、增进对基层治理体系的认识与明白基层工作之不易等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实习感悟。“谢谢利川给我们这样一片知识与经验的海。”她总结道。

王舒艺辅导员发言
喻锦秋同学(新雅书院2020级英语专业方向)在组织部干部监督股这一特殊部门学习到,干部监督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在出现情况后处理而已,它更多时候是要在发现问题的开端或者苗头时解决相关问题,从而让党的干部队伍更加富有活力和能力。

喻锦秋同学发言
财政局的主要工作与韩子华同学(2019级经济与金融专业方向)的专业方向对口。这次实习让他在实务中学习到了原先并不了解的专业相关内容,体会到了从单调的数字背后的意义。

韩子华同学发言
在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实习的李睿瑶主要在办公室从事材料撰写。真切的材料撰写离不开扎实的实地调研,在接下来的实习中,她也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乡镇、走进实践中。

李睿瑶同学发言
在信访局接待大厅最接近人民的岗位上,李文同学(2020级PPE专业方向)最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民生民情。在信访案件的解决中,她对信访局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李文同学发言
刘子琦(2021级法学方向)、李佳祺同学(2021级计算机方向)作为此次劳动耕读队伍的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刘子琦将耕读经历总结为周而复始的重复与重复之中的不同,谈到了在劳动体验中生发的对于农业农村的热爱。李佳琪同学描述了自己在利川体验到的更具象的中国社会,感受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有多少真情”,感受到农民常年累月和天气、杂草、害虫斗争的不易。

刘子琦和李佳祺同学发言
在同学分享结束后,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与团堡镇作为实习接收单位代表就新雅同学的实习实践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其中,组织部罗豫鑫副部长、教育局杨绪辉主任代表所在实习单位高度评价了在相应部门实习的同学在学习与工作中的有方法、有思路、有求知欲、有问题意识。团堡镇人大主任谢德超同志特别就同学参加耕读的价值谈了体会,劳动耕读使得学生热爱农村、关注农业、尊重农民,对本地乡村的文化和教育振兴都注入了精神上的财富。

利川市委组织部罗豫鑫同志发言

利川市教育局杨绪辉同志发言

利川市团堡镇谢德超同志发言
最后,梅赐琪院长就本次实习与座谈会内容做出发言。梅院长感谢了利川市的大力支持,并对同学们接下来的实习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其一是学会“看问题”,能从具象中看到更抽象、能帮助到更多人的概念性问题;其二是“看到人”,看到每个普通的个人,看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看到每一件事务背后人的办法、人的努力;最后是“看到情感”。引用上一届实习同学冯思源的话,就是要看到“无尽的人、无尽的远方都跟我有关”,培养学生跟广大人民的情感,随时不忘最朴素的牵挂与感情。
交流会后,梅赐琪老师应利川市政府的邀请,以《理解地方政府政策创新/试点:来自学者的视角》为题做了一场学术报告,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向利川政府干部们分享了自己学者视角下的思考。在报告中,梅院长从“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谈起,引出了“重审地方政策创新与试点的重要性”这一问题。而后,报告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改革开放经济特区”这两个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地方政策创新试点的案例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这两个案例中“地方创新与试点”的真实作用,指出了现行理解中所部分忽视的时代潮流、政治环境和顶层设计等问题。

梅赐琪老师做学术报告
梅老师在讲座中提出了基层政府政策创新与试点的三种功能:参数调校、制度突破与政策示范,针对基层政府政策创新问题给出了三点思考:首先,要承认基层政府的政策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理解政策创新中上级的支持和容忍非常重要。其次,虽然创新很难,但基层政府仍然要坚持创新,但同时也要考虑清楚创新的方向。最后,要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要寻求真正的突破。

报告会现场提问
报告会在热烈的问答与讨论后圆满结束。最后,梅赐琪院长代表新雅书院向利川市政府赠送纪念品。

梅赐琪老师向政府赠送纪念品
文案:王舒可、张思齐等
图片:利川实习实践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