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此刻 > 正文
.

8月18日上午,三十余位哈佛大学HSYLC峰会学生到访新雅书院,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副院长张伟特及部分新雅学生代表欢迎哈佛学生的来访。双方师生齐聚一堂,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同学们畅所欲言,气氛友好、热烈,增进了相互理解。随后,师生共同参观了新雅书院公共空间、体验了清华生活。

梅赐琪院长致辞

座谈中,梅赐琪首先对哈佛学生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新雅书院创立的初衷就是要让专业背景各异的人生活在一起,用多元的视角去理解世界——而此次交流活动中,哈佛学生一行来自计算机、音乐、数学、物理学、医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多元专业,既有在读本科生、研究生,也有近年毕业的校友;与之交流的新雅学生代表同样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正是打破专业壁垒、放眼大千世界的良机。他提到,距离让人们觉得彼此差异巨大,但走近后会发现,在差异之外,我们可能有更多共通之处,正是这些共通点把人们汇聚到一起。新雅书院期待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用坦诚的交流增进对彼此的认识。

座谈会现场

随后,双方学生就多个话题展开热烈的公共讨论,思想火花频频碰撞。

同学讨论


首先是专业选择。一位哈佛学生表示,自己选择了心理学与政府学双专业,是希望从个体行为与社会治理两个维度理解人类社会。在新雅学生看来,这与新雅书院心理、脑与认知(MBM)专业的底层逻辑巧妙互补:一个由个体抽象到社会,一个由个体细化到认知。

其次是人生路径。一名新雅书院学生主动分享了自己在劳动实践中的感悟。在工厂流水线做转运产品、贴标签等重复劳动时,他意识到:这些工作大可以交由机器人来做。这次经历让他下定决心,要用技术创造更有价值的工作和更美好的未来。对此,一位主攻电子工程与哲学的哈佛学生说,这恰恰是对哲学中“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的思考。

座谈会现场

此外,同学们踊跃分享了各自丰富的课余生活。新雅学生介绍了“书院一万小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分享了参与学生社会工作时“累并快乐着”的复杂体验,还现场演唱了《新雅序曲》。哈佛学生有的排演戏剧,有的在电台主持古典音乐节目,也有的利用暑假在西班牙学习语言。“大学不只是上课,这些课外经历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和视野。”一位哈佛学生说。

分组讨论

公共讨论之后,双方学生自由结成小组继续探讨感兴趣的话题,如选课制度、“内卷”现象、中美社会文化差异等。接着,同学们共同参观了新雅书院公共空间,在乐队排练间合唱热门歌曲,氛围融洽。最后,新雅学生带领哈佛学生游览了清华校园并体验食堂。

同学讨论

此次交流活动是两校学生的一次真诚接触。他们背景各异,却拥有很多共同之处:对知识充满热爱、对成长充满渴望、对世界充满好奇……未来,新雅书院将继续营造国际交流氛围,让更多学子在对话中拓宽视野、在交流中增进理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多元世界。

双方交换纪念品

文字丨王之昂

图片、编辑丨张光耀

审核丨张伟特


上一篇:军训动员2025丨新雅启程,迷彩铸魂——新雅书院2025年军训动员大会暨学生纪律教育顺利举行

下一篇:开学典礼2025丨王潇策:保持温柔,保持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