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育 > 智·通专培养
.

编者按

近日,清华大学首次“杰出助教奖”、“优秀助教奖”评选结果揭晓,共计11人获2022年清华大学杰出助教奖,182人获2022年清华大学优秀助教奖。新雅书院开设的《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课程助教李若姗(人文学院研究生)获得了2022年清华大学杰出助教奖;《艺术的启示》课程助教任擎东(美术学院研究生)获得了2022年清华大学优秀助教奖。此外,为了在书院制本科人才培养中积极培养助教队伍、支持助教的教学经验积累和成长,衔接校设助教荣誉体系,设立“新雅书院优秀助教”荣誉称号。经过评选,谢畅(经济管理学院)、刘永康(建筑学院)、王惠(建筑学院)、卢震豪(法学院)、陈群遥(人文学院)共5名书院助教获得了“新雅书院优秀助教奖”荣誉称号。


自2022年开始,学校设立“清华大学杰出助教奖”、“清华大学优秀助教奖”,今年为首次评选。学校设立校级助教荣誉激励制度,旨在进一步加强助教队伍建设,发挥优秀助教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助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本次评选工作由研究生院和教务处共同组织开展,经设岗单位和基础课教学团队推荐,材料审核、复评答辩等环节,学校教学委员会2022年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最终产生评选结果。获奖的助教研究生都怀揣教学热情,心系学生成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出色完成助教工作,得到了授课教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认可。

2022年清华大学杰出助教奖获奖名单(全校11人)

2022年清华大学优秀助教奖获奖名单(全校182人,本图为节选)

2022年新雅书院校级和院级优秀助教奖获奖名单汇总(7人)

杰出助教奖

个人简介:李若珊同学

李若姗同学

李若姗2015年推免进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攻读硕士学位,2018年起转为攻读博士学位。自2017年3月至今,李若姗连续六年担任新雅书院助教,其中四次担任《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助教。曾任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国际部副主席,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研会副主席,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清华大学杰出助教奖、清华之友-兴正德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本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在华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FASIC)杰出学生奖等荣誉。


课程简介:《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

《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袁鹤翔教授授课现场

《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是新雅书院于2016年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授课教师为袁鹤翔(Heh-Hsiang Yuan)教授(曾为新雅书院驻院学者、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教授、系主任、香港比较文学会创始会长。)

课程选取英国上古及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现当代文学思潮,阐释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密切联系。《贝奥武夫》为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一首英雄史诗,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开始。杰弗里·乔叟的长篇叙事诗《坎特伯雷故事集》开创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乔叟率先采用伦敦方言写作并开创“英雄双行体”,对英国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故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哈姆雷特》为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具有深刻的悲剧内涵、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的艺术手法,代表着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文学成就。从文学切入来分析“语言,人与文化”这三大主题,不仅能带领学生回味英国文学经典,更能引发学生对语言的本质、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文化与自我等问题的重新认识与体悟。

本课程着重于对选定的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在这样的作品中使用语言的技巧艺术,和这些作品的文化影响(哲学,社会和文化的差异),并通过这样的方法来阐明写作的艺术。本课程旨在以批判和分析的方法学习英国文学,并以此方法引导学生去赏析理解英国文学。

结语

在新雅书院通专融合教育模式下,助教是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既是教学工作的“中间人”更是学习路上的“同行者”,在教学相长之路上与同学共同进步,共同促进书院教学水平的提升。新雅书院非常重视助教群体的培养,希望从助教群体中成长出更多热爱教学育人工作的未来学者。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公众号

上一篇:会议预告丨第六届(2023)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第一轮通知

下一篇:新雅书院2021级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