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育 > 共同体文化
.

3月3日下午,南十北·聚谈活动在南十北一楼大厅举行。院长梅赐琪老师和二十多位同学就“小组作业应该怎么做”开展两个多小时的讨论。现场同学发言踊跃,气氛活跃。院教学业务办、学生工作组老师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师生们谈到,目前小组作业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有两种,一种是“分锅”:同学们“各管门前锅”最后简单汇总;另一种是“抱大腿”:有特长的同学一个人承包所有作业,其他同学“有大腿可抱”。这两种现象都与小组作业的设计初衷有很大偏离。

师生们从这两个现象的表现和成因,小组作业的目的以及改进小组作业合作方式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关于这两个现象的表现的成因。大部分师生都认识到了“分锅”的问题:小组每个人按照各自的设想来承担自己那部分工作,最终放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小组成果的支离破碎。同时,也有一些同学提到了成功的“分锅”经历:比如,程序设计课的大作业,提前设置了作业说明,接口明确,即使分锅下去,各部分做完还是能很好地拼起来。经过讨论,大家发现,这样的分锅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事先存在一个模版,且每个部分功能封闭、部分间接口明确。而大部分小组作业的难处就在于如何“从0到1”的创设这个模板。而这个难点,恰恰是最需要小组成员不断探讨并克服的。

现场交流

师生们从“抱大腿”的现象谈到了小组作业的目的问题。有同学提出,“与其大家争论不休,不如找个人做了更简单”,甚至有时候小组讨论中没人愿意发言,所有工作由个别同学完成,其余同学几乎隐身。经过讨论,师生们发现,小组作业的目的,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外,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学习目的:每个人都在课程内容上有真实的学习以及学习如何在小组中与他人配合。按照特长分工完成小组的方法,实际上对于后两个目的的达成作用有限。梅老师特别指出,团队合作中同时有两种逻辑在运行:一个是事的逻辑,一个是人的逻辑,两者相互推动和促进。小组作业要学会利用“事”的平台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坚冰,通过更多的互动来产生彼此间的信任和责任感,反过来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这个过程中无疑会产生互相磨合、情绪波动等“无用功”,但是也要看到小组互动促进不同人、不同学科相互启发,推动“慢思维”形成的作用。为了后者这样“1+1>2”的效果,要愿意接受“无用功”的成本。

现场交流

师生们也就如何改进小组作业进行了探讨。师生们一致认为,如何让小组作业变成“真的”、“有挑战性”的作业而不是学生向老师的表演式汇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梅老师也分享了自己课上解决小组作业“搭便车”问题的一些做法。讨论中,大家都意识到,一方面,小组作业的设计是需要调整和提高的,另一方面,同学们自己在做小组作业的时候,也要跳出“在老师期待的橱窗中表演”的心态,敢于创新,敢于一个学习者和接受者变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师生们还提出了小组作业的人数规模不宜太大,作业题目要有开放性,小组讨论时要有程序设计和时间节点设计,要有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机制,要设置更合理的评分机制等合理化建议。

梅赐琪老师

同学们各抒己见

聚谈在同学们的热闹讨论中结束。“你的玫瑰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你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它在一起。”梅老师在总结中分享了自己本科时一次印象深刻的小组作业经历,并用《小王子》中的名句鼓励同学们在小组作业中真正地投入精力和智慧,并从中真正体会到合作和思考的价值。

“南十北.聚谈”是新雅“书院一万小时”体系从游计划中的核心系列活动之一。师生均可就特定大学学习和生活议题提出倡议,展开聚会讨论。活动旨在推动书院同学对于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深度思考,并进而带来主动性的适应和改变。

上一篇:南十北·会饮丨新雅书院2023年第五届器识杯活动预告

下一篇:克时艰 迎新年——新雅书院举行在校学生2023新年会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