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育 > 国际化交流
.

一、绪论

2020年1月10日至22日,“雅心意行”支队先后前往了罗马、佛罗伦萨和米兰。三座城市给人留下了深刻又差异明显的印象。经过对自身感受的梳理、与支队成员的讨论以及相应的文本阅读,笔者决定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分析三城印象差异的原因。

本文的行文基础,建立在对城市景观“可读性”的认同上。以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一书为代表的城市理论,对城市的视觉结构进行解析,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策略。本文并无为城市设计提供建议的野心,而只是运用《城市意象》等文本的理论,比较罗马、佛罗伦萨、米兰三城的空间,希望以此明晰城市意象的形成过程,并从此角度理解三座城市的文化差异,重提城市空间的一些经典问题。

凯文·林奇提出了“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这五个城市意象元素。清华大学朱文一老师则在《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中通过“路径”、“领域”、“场所”三种属性的组合,提出“游牧空间”、“路径空间”、“广场空间”、“领域空间”、“街道空间”、“理想空间”的六元划分。本文将从笔者实际感受与关注重点出发,讨论“路径”、“广场”、“区域”、“建筑”四个方面的城市元素。

二、城市意象要素分析

1. 路径

道路是最重要的城市空间要素之一。它是观察者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之间的移动过程。之所以用“路径”而非“道路”这个概念,是想强调,不仅仅是步行道、自行车道、铁路线这种道路本身的性质影响我们的观察和体验,人对路径方向、交通方式和路径组织的选择也会造成很大差异。

a. 路网组织与交通方式

在经历了三座城市的游览之后,我们在城市中行进的路径差异明显。在罗马,我们主要采用步行的方式,偶尔乘坐地铁,个人感受是有些目的地相距较远,需要走过很多街道;在佛罗伦萨,我们完全采用步行方式,耗时并不长,往往在走过几条街道后能够到达;在米兰,我们主要乘坐地铁出行,几乎没有街道感受,对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也缺乏实际体验。

个人化的感受或许不足以成为分析的支撑。但是一方面,我们去往的都是代表性的景点和常见的组织路线,路径感受对游览者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另一方面,通过对总平面图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路径的差异。

罗马的大部分目的地分布在台伯河东侧,距离远近不一,相互之间有主要大道相连;佛罗伦萨的目的地则相距不远,且在一定程度上围绕圣母百花大教堂展开;米兰市中心虽然有两圈明显的环线和一些大道,但除了联系斯佛尔扎城堡和米兰大教堂的但丁街,景点基本呈现散布的局面。

b.道路断面

三座城市的道路断面尺度也有较大差异。罗马的街道一般为四车道,道路宽度大概在15至18米,道路两边建筑四至八层高不等;佛罗伦萨的街道通常还算不上双车道,宽度大概在8至10米,街边建筑基本是五六层高。按照芦原义信的“D/H值”理论估算两地街道宽度与临街建筑高度的比值,罗马街道的D/H值约等于1,是有一定封闭感的空间,佛罗伦萨的D/H值则明显小于1,有较强的封闭性。

我们都熟悉的北京胡同的D/H比大概略大于1。以上三者比较,胡同是怡人的步行空间,罗马街道属于具有同等开放性的城市空间,佛罗伦萨的街道则更加封闭,更接近于某些小城镇的窄巷。

米兰的道路断面则并未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虽然米兰也如一般欧洲城市一样,受到巴洛克改造对街道立面治理的影响,但米兰的街道尺度变化大,存在着极为丰富的断面类型,反而丢失了街道的可识别性。这一点类似于中国大多数都市。就拿北京举例,除去胡同鲜明的空间特征,你很难想到具有绝对代表性的街道。不过,在意大利这三座城市的比较中,断面的可识别性弱也恰巧成为了异于其他两者的典型特征。

罗马代表性的街道断面 佛罗伦萨代表街道断面

胡同断面 窄巷断面

c. 道路节点

道路节点通常作为道路的端点出现,作为人某段活动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不管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占据重要地位。除了作为最常见的交通节点,城市设计中也常利用这一空间放置纪念物或设置广场,从而加强人的心理印象,塑造城市景观。

罗马的道路节点常常有方尖碑、广场、教堂等大型公共建筑,或者三者一同出现。这是罗马经典的城市规划样式,对西方城市规划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自西库斯托斯五世起就作为罗马规划体系核心的方尖碑,出现在西班牙广场、万神庙、圣彼得大教堂、纳沃那广场等各处公共空间,成为了独特的城市标志。佛罗伦萨显然也受这一规划的影响,存在着多处教堂和与之相应的广场、方尖碑。但是这些广场和教堂并不作为强烈的街道对景出现,只是街道的过渡节点。特别的是圣母百花大教堂,以其标志性的大穹顶不断地出现在各个狭窄街道的尽头,以其强大的图示性和垂直高度上的统治性冲击着人的眼球,让人感觉它“无处不在”。

米兰也不存在罗马的“方尖碑—广场—教堂”和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穹顶”这种典型的道路节点。显然,这些差异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罗马共和国时期城市建设的不断积累和文艺复兴中期的大规模改造造就了当今的代表范式,佛罗伦萨对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尊崇使它成为统治性的节点,米兰则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和大量现代主义的重建。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不了解这些却并不影响城市的视觉结构在我们心中造就的整体意象。经过对“路径”这一系统的梳理,我们可以感知的明显差异是:罗马是有强烈规划性的道路结构,佛罗伦萨则更加封闭而中心化,米兰则在路径系统上无强烈意象。注意这些结论都是从感受出发,再经过严格的比较和分析来佐证感受的,并不需要去过多了解城市建设历史。而从一个“无知者”或一个“城市陌生人”的角度剖析城市意象,反而会给我们理解城市文化提供新的视角。这正是“城市意象”理论的重要意义之一,也正是本文的一大目的。

2. 广场

在西方城市中,广场往往是城市最核心的公共空间。通过建筑立面围合形成清晰的边界,广场给予公民领域性的活动空间。从早期的集会到现代的商业活动,公众生活就在广场这座城市舞台上上演。不管是从功能上还是文化意义上,广场都成为了欧洲城市以及现代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显然,广场空间的差异将极大影响我们关于城市的印象与记忆。

a. 铺装设计

在罗马和佛罗伦萨步行的时候,笔者明显注意到:街道到广场均采用青砖铺面,相互之间几乎没有铺装的过渡。在中国城市中,道路常采用水泥或沥青铺面;广场作为一种舶来品,并非像西方一样强调围合空间,常常是一片开阔的场地,所以用各种石材作硬质铺地,以此形成空间领域。总而言之,中国的道路和广场是相互分离的。而罗马和佛罗伦萨的广场通过铺装的一体化形成了空间的整体性,从街道走向广场就如同从家里的门厅走向客厅,只不过这是城市的客厅。这种一体化铺装或许不利于车流与人流的组织,但是极大优化了步行者的整体性体验。

在米兰,广场空间不再具有如此核心的地位。米兰大教堂前的广场当然美妙,但并不多见;斯佛尔扎城堡前的广场更像是单纯的过渡空间,在铺装上与城市道路分离,构成的是“但丁街——城堡前广场景观——城堡”的空间序列,不作为一种核心的公共空间出现。类似于路径,米兰的广场景观也与现代都市更加相近。

b. 明暗设计

广场与道路的明暗变化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实地才能有所感受,而且需要气候、街道与广场尺度、广场作为街道节点出现等多种因素。作为一座洒满阳光的永恒之城,罗马的明暗变化最为明显。在阴凉的街道中走向前方明亮的方尖碑,迈入阳光的一瞬看见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从冰冷的苦行中获释来到天堂。这个夸张的比喻并非贬低罗马怡人的街道空间,但前方洒满阳光的广场,的确会给道路上的行人带来一种强烈的期待感。这种光影控制的手法在建筑空间中极为常见,有很多现代建筑师正是以擅长控制光影成名。当这种手法在城市空间尺度展现时,带给人的感动是巨大的。

从阴影中的街道望向洒满阳光的西班牙大台阶

在佛罗伦萨常有的阴雨天里,这样的明暗变化并不明显。但大穹顶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了从街道到广场的“明暗变化”。与大穹顶距离的变化造成的一种视觉感受的变化:在所有指向圣母百花大教堂的街道上,穹顶浮在建筑上方,宛如一个巨型指引符号,成为一种平面化的影像;从街道走出到教堂前广场上时,视野忽然打开,教堂从墙身到穹顶直接展现在眼前,令人忍不住抬头仰望,具有强烈的透视感。这种“平面—透视”关系类似于“暗—明”关系,都在街道上对人产生指引性,最后在从街道迈入广场时迎来高潮。

米兰的广场由于尺度、围合性、节点关系等多种原因,并未带来这种令人心醉的明暗变化。但是,由于笔者在米兰主要使用了地铁作为交通方式,如果把地铁出口的城市空间视作广义的城市广场,那么从地下到地上的这一过程,也与上文的两种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地铁作为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代表,在速度之外,意外地显示了空间意义上的一种美妙性质。

c. 与路径的关系

可以看到,在路径的“道路节点”部分和广场的铺装与明暗设计中,笔者无时不刻不在讨论广场和路径的相互关系。两者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确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总的来说,罗马与佛罗伦萨的广场与路径,通过铺装、明暗的设计和节点关系的对应,让广场成为街道的延伸和高潮,而罗马的广场尤其有着丰富的元素;米兰则通过更现代化的路径为我们理解广场和城市空间提供了思路,“地下—地上”的串联不仅仅在揭示科技的发展,更是人类在纵向尺度上发展城市空间的前奏。如果真如科幻电影一般有了满天飞车的城市,空间在三维意义上的可能性被更丰富的拓展,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如今平面化的“路径—广场”关系呢?又该如何进行规划呢?又会诞生怎样的意象呢?

3. 建筑

建筑作为一种要素,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认知。大家去往城市的目的地往往是一些建筑。

a. 建筑类型

建筑常常以相似的形态、材料或风格特征而聚类,尤其是在一座城市的系统里。陈志华先生在《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中描述奥古斯都“得到的是一座砖头的罗马城,留下的确是一座大理石的罗马城”。当今的罗马,仍然以砖和石作为主要的建筑立面材料。古罗马建筑的宏伟简洁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特征展示了一座城市厚重的历史和风格的协调。

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的建筑带有文艺复兴早期的风格和独特的地域特征。刚刚到达这里时,笔者就根据街道两边住宅出挑的飞檐(比之罗马非常明显)推断托斯卡纳地区雨水较多。果不其然,这里有着连绵的阴雨天气。从上文配图中可以看出,这里的住宅多为黄色墙面,配上绿色的百叶窗,形成了统一的温暖感受。

米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现代建筑。从天际线中的摩天大楼到街角忽然出现的材料、形式各异的现代建筑,米兰的建筑以多样的语汇展现了现代建筑的丰富性。

b. 标志性建筑

说到标志性建筑,首先想到的当然是神庙和教堂。从万神庙到圣彼得教堂,从圣母百花大教堂到米兰大教堂,其间的风格差异巨大,都是各种风格的代表作,也都成为了三座城市截然不同的城市名片。

c. 住宿

值得一提的是,住宿处作为人的起居空间,会给我们这种“短期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支队选择的三处宿处,恰恰性质不同,又与城市的建筑类型相仿,并非是纯然的巧合。

在罗马我们住在一处民宿中。民宿位于街边一座楼内,室内装修较为现代;在佛罗伦萨我们住在一处阁楼里,房间装修古朴温馨,阁楼的坡屋顶和小天窗尤其可爱,又与多雨天气相符;在米兰,我们下榻商务酒店,极简的装潢和大面玻璃窗,是典型的现代住宅。

4. 区域

区域是城市空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单位。很多人对城市意象的描述就以区域而不是一条街道或一个广场开始。通常,是街道、广场、标志物等要素形成一种边界关系,让人心中有了可识别的区域。

a. 三座城市的区域

经过上文的分析,有一些区域是没有去过这些城市的读者也可以总结出来的。比如佛罗伦萨一定以圣母百花大教堂为中心形成了领域,只要远远在街道上望见穹顶,人便会产生“我进入了这片区域”的感觉。这种区域感的形成与上文分析的路径组织、节点、广场等要素是紧密联系的。

在“大穹顶区域”之外,佛罗伦萨还有一片区域,即“阿诺河区域”。河流作为一种强力的自然边界,很容易形成区域感。看到河两岸的房子,人会自然形成一种这一片都是沿河规划的城市区域的感觉。

与之相似,罗马的台伯河也会给人类似的区域感,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圣保罗大教堂就位于河畔,很难让人忽视这条蜿蜒的河流。而除此之外,之前多次提到的路径组织关系也让罗马形成了“道路节点区域”。这种通过对景和斜向道路连接重要节点的结构让人印象深刻。对比北京正南正北网格式的规划,这两种区域意象都主要来自道路组织关系,最后却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

米兰的组织关系是模糊的,或者说是“碎片的”。从地铁口出来看到这个城市的一部分,然后再次进入地下。市中心作为一个区域,呈现出含混复杂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专程去了米兰理工大学一处较偏远的校区。校区周围都是比较低矮的平房,有一些工厂,而米兰理工的教学楼就由工厂改建而来,可以说,这又是一片不同于市中心的郊野区域。

b. 天际线

天际线是观察城市的另一种视角,或许不该纳入区域范围内。但在天际线的视角,或者常常与之相应的俯瞰视角观察城市时,道路、广场等要素常常被忽略,我们会通过建筑类型、地理位置等条件来直接形成区域感受。比如在圣母百花大教堂上俯瞰佛罗伦萨,红色屋顶的小城被山峦包围,你会直接将之视为一个区域;而在米开朗琪罗广场上俯瞰,则会让人本能地以阿诺河为界,将佛罗伦萨分为两岸。

这已经说明了佛罗伦萨的天际线特征:高点是圣母百花大教堂,统一的红色屋顶,远处的山峦——一个典型的区域性描述。

再来看看罗马的天际线。尽管也存在着现代建筑的发展,但罗马对城市历史保留了最大的尊重,城市中不存在特别突出的高点。各种建筑和教堂的穹顶,附加上一些标志性建筑如埃马努埃莱二世纪念堂(虽然此建筑因为与自然、历史环境的关系太过突兀备受批评)组成了罗马城起起伏伏的天际线。

米兰的天际线则截然不同。欧洲最早的摩天楼皮雷利大厦就矗立在米兰,二战后著名的维斯拉卡大厦与米兰大教堂相距不远,而City life商务区更以三座百米高楼成为米兰的新地标。不过就市中心区域来看,除维斯拉卡大厦外并不存在高点。但米兰的随便一座高楼,放在罗马或佛罗伦萨,都会吓得人脸色苍白吧。

三、城市意象总结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空间要素的各种差异导致三座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极为不同的意象。意象并非一个词语能够概括的,但为了更明确的对比,笔者仍尝试在此做简要总结。

罗马是具有极强规划性的城市。街道对景和广场设置让城市空间很有设计感。而这种规划本身,以及位于规划节点的建筑物,都展示着厚重的历史。所以,罗马是一座以历史为资源不断生长的城市,是一座层层叠叠的城市,叠起的是千年的时间。

佛罗伦萨则以较小尺度和统一风格形成了整体性。而穹顶,无论作为视觉标志还是文化象征,都统治着这座小城。所以,这是一座穹顶之下的古老小城。

米兰有着丰富的意象碎片:断裂的街道与广场、多样的现代建筑单体、呼啸的地铁、未来主义艺术与时尚、摩天楼与古堡。米兰是拼贴的现代都市。

四、回望城市空间——解析意象元素之后

在对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很容易去思考一些关于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的问题。在此,笔者将从三个角度作简单的发散性思考。

1. 城市与时间

在我们关于三座城市的记忆中:罗马有着厚重的历史感,相较而言,佛罗伦萨显得单薄,而米兰显得杂乱。正是由于城市记忆的存在,一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征才得以凸显,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历史事件、社会生活才得以延续。城市的记忆附着在建成环境的历史片段上,在对历史环境的保留或更新中,记忆被消解、强化或是与现实融合。

一般而言,不同时期的历史环境片段共处在同一区域中,形成的是“共时性”的城市空间。城市意象就在对“共时性”的设计之中微妙地摇摆。对罗马而言,不管是帝国时期的公共建筑,文艺复兴时的教堂,巴洛克时代的规划,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加建,都在一个区域中叠合在一起。城市空间不再是片段化的“共时性”状态,而是引入了时间过程,形成了“历时性”的“共时性”表现。相较而言,佛罗伦萨的光荣都集中在文艺复兴阶段,因为它更像是一个“共时性”的整体而非碎片的组合。米兰则远没有前两座城市的控制感。战后现代主义的建设践踏了历史的碎片,并未将之融合。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一大问题:它们强调时代精神,往往以其独立性彰显力量,对于城市空间的历时演变缺乏应有尊重。好在后现代之后,对地域和文化的尊重已成为一种共识,从米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改建中可见一斑。

2. 城市与生活

虽然我们关于三座城市的印象是短短几天形成的,不够完整也不够深入,但通过意象的比较,仍然可以引发对城市生活的思考。在罗马的意象系统中,你几乎可以听到“历史的呼吸”,它是一座国际都市,但给人的感觉又与一般的都市截然不同。正如意大利城市史学者贝纳沃罗所言:“罗马城之所以成为首都,并非基于一个有意识的决定,而是由于这个城邦国家不断扩张而自然生成的,与整个帝国一样,都城也是一再扩张,以至形成了如此大的规模;尽管如此,罗马仍保持了它原先的乡村特征。也可以说:罗马是一个逐步发展为世界城市的村庄。”

这就是属于罗马的独特气质:一个容纳了所有现代生活的历史村庄。在罗马生活的现代人,很难不本能地对历史存在一份尊重。这是城市空间对人的教化。佛罗伦萨也是如此,不过它本身就是一座小城,所以并不存在国际都市和历史现场之间的反差。在佛罗伦萨,可能生来就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再看米兰,它的意象含混复杂,难以清晰地描述,正是一种典型的“丰富而不定的现代经验”的结果。怎样的人会选择怎样的城市,城市又会如何塑造人的性格,在这种比较中已经一目了然了。

3. 城市空间的识别性——当代城市的两种趋势

最后要讨论的是关于“可识别性”的问题。如果视野不仅限于三座城市,我们会觉得罗马与佛罗伦萨的可识别性更强,而米兰具有一般国际都市的许多特征。这正是城市设计中的一大问题。一方面,国际化使得所有城市的“可识别性”遭到破坏。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诗意地描述了这一共性问题:

“你为什么来特鲁德。我问自己。我已经想启程离去。‘你随时可以启程离去,’他们说,‘不过,你会到达另外一个特鲁德,绝对一模一样:世界被唯一的一个特鲁德覆盖着,她无始无终,只是飞机场的名字在更换而已。’”

而另一方面,消费主义的浪潮使得人们开始以商品化的眼光塑造意象,比如城市里的主题公园。不过这一现象在国内更加常见,在意大利三城中没有突出案例。这些意象摆脱了空间与历史,而以符号和标签作为深入人心的烙印。一如绪论中所言,笔者并无对城市设计提供建议的野心,但经过全文的各种要素分析,如何应对城市空间以实现真正的可识别性,想必已经有了一些答案。

上一篇:刘宇薇:艺术的处所

下一篇:当CDIEers遇见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