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记 > 新雅讲座
.

活动现场

9月22日下午,新雅书院“南十北·学术浪漫·惊鸿系列”第二期在南十北一层大厅顺利举行,清华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蒋运鹏老师以“我们有知识吗”为主题进行了第二期的分享。活动由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老师主持。新雅书院副院长张伟特、新雅院办老师、蒋运鹏老师研究生陈亚君、以及约20位来自新雅书院及其他院系的同学参加本次活动。

梅赐琪老师主持

梅赐琪老师首先介绍了参加活动的嘉宾,并介绍了新雅举办“学术浪漫”与“惊鸿”系列活动的背景。

蒋运鹏老师从哲学领域中20世纪哲学家盖提尔所写的一篇3页的传奇文章谈起,讨论了知识论中著名的盖提尔问题。知识究竟是什么?知识与单纯的信念有什么区别?蒋老师指出知识所包含的核心要素是理性的维度,知识最根本的诉求是为信念提供依据,并由此自然引出柏拉图对知识的经典定义——知识是为真、且受到相当依据支持的信念(knowledge is justified true beliefs)。蒋老师采用了一个生动的案例说明了盖提尔所解释的悖论问题:在知识的经典定义被满足的条件下,人们可能在直觉层面上仍然没有获得知识;由此,蒋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知识定义应该如何修正甚至被放弃的问题。

蒋运鹏老师授课

接下来,蒋老师介绍了修正知识定义的两种方案——保守方案和极端方案,并着重介绍了作为外部主义方案代表的“共变”理论。“共变”理论强调人们对知识的信念需要紧紧地追踪真理。蒋老师通过举例逐层深入“共变”理论的核心,带领大家领悟“追踪真理”的奥义,引导大家一同思考“共变”理论是如何解决盖提尔问题的;特别是在笛卡尔恶魔怀疑(或梦境相疑)的语境下,“共变”理论所具有的优势。同时,蒋老师也分析了学界对于“共变”理论过于外部性的批评:“共变”理论在知识概念上过于强调外部尺度,而完全放弃了知识理性维度。

蒋老师的分享重构了自盖提尔论文以来学界围绕传统知识定义展开研究并形成的“研究谱系树”的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其中一个学术研究脉络“共变理论”的效力和困境,为在场的同学们在哲学认识论领域中拉开了一处风景,使得他们得以瞥见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学科气质。

同学现场提问

蒋运鹏老师答疑

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从质疑柏拉图是否真的持有知识的经典定义的观点,到反思理论与直觉相悖时为何需要修改理论;从想象修改了盖提尔问题后会如何,到思索人获取知识中的主体性能否被用于知识的定义……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异彩纷呈,蒋老师则层层深入地进行分析和回应,为同学们一一解惑。不同的思想在师生间的热烈讨论中碰撞、交汇。

现场掌声热烈

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惊鸿系列第二期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期待同学们能够从精彩的活动不断汲取养分,在将来亦能够为他人留下“惊鸿”之影。

师生合影留念


活动简介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本科阶段的课外“一万小时”的育人功能,新雅从本学期推出“学术浪漫”(惊鸿系列和Colloquium系列)、“从游”、“友朋”三大系列活动,并以新雅书院的实体所在地“南十北”楼冠名。其中,“学术浪漫”取自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阐述的“浪漫、精确、综合”的教育认知三阶段论,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多样的创造活动分享,希望可以让学习者在“知识尚不完备”的条件下产生对学科和创新的浪漫思考,启发更多可能。

“惊鸿”源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取“惊鸿一瞥”之喻,活动将邀请校内外名师专家分享学术前沿的“创造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让学习者“一瞥”惊鸿之美。惊鸿系列拟每周举行一次,按照不同学科大类主题依次开展。为提升学习效果,惊鸿系列将开设“再现”单元。鼓励学习者在“一瞥”之后,利用两周有指导的探索从浪漫走向精确,面对听众再现“惊鸿”之美。

上一篇:南十北·学术浪漫 | 闲谈最优输运:惊鸿系列第三期举行

下一篇:南十北.学术浪漫 | 新雅书院 惊鸿系列启动仪式和首期活动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