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聚焦 > 书院学术浪漫系列
.

新雅书院作为清华大学第一所住宿制文理学院,自设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探索通识教育的形式。2023年春季学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创系主任李晨阳教授和香港中学大学哲学系系主任黄勇教授应书院邀请担任书院的“驻院学者”,开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国际哲学前沿:比较哲学视角下的儒家哲学》课程,课程取得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活动现场

借黄勇教授担任驻院学者之机,新雅书院邀请相关师生于2023年5月25日晚在书院大楼一层空间举行了“南十北·学术浪漫·惊鸿系列”第十九期以“漫谈哲学教育与书院教育:以儒学为例”为主题的惊鸿学术漫谈。本次活动由新雅书院副院长张伟特老师主持。

张伟特老师主持

张伟特老师首先介绍了校内外的嘉宾,张老师在漫谈引言指出,儒学是中国古典文明在思想和制度上的主流存在,是古代中国教育(乃至哲学教育)的核心,随着中国古代书院历经唐、宋两代的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随着科举考试的确立和发展,儒学逐步成为古代书院教育的中心内容,以儒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在传承中国古代文明方面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在新时期,书院化逐渐成为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探讨儒学在现代书院教育和哲学教育中的作用或角色已显得十分必要。

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老师应邀为本次漫谈致辞。梅老师首先对参加活动的各位学者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新雅惊鸿系列的缘起和初衷。梅老师认为,充满学术气息的书院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他希望同学们能有机会看到像惊鸿一样的大学者群,从我们身边翩然飞过。就是这样翩然飞过的一瞥,可能会给同学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而导致同学对学问产生仰慕之情。梅老师强调,黄老师作为驻院学者,为同学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哲学一门课程,更是一种与哲学思考紧密联系的生活方式。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为新雅师生带来更多关于大学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梅赐琪老师致辞

在漫谈的发言和交流环节,到场的十位学者和五位学生代表分别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进行了发言。

活动现场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黄勇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代的书院应该在传承原有特色的同时秉持古今贯通、中西结合的概念。当代的书院不是传统的儒家书院,但两者在“学以成人”方面是相通的。书院制教育并不是要让学生接受某种观点(比如儒家的),而是让学生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并且当这些观点发生碰撞和冲突时能让同学进行思考,然后得出他们自己独立思考后的结论,因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多元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对于书院通识教育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哲学课程承担着通识教育的功能,都是通识课程。它不需要培养那么多专业人才,而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思维能力。

黄勇老师

清华大学哲学系唐文明老师细致地梳理了中外书院的区别以及中国书院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分析书院的古今之别与中西之异。唐老师认为,西方书院的起源可能是柏拉图学园,到了中世纪西方书院被合并到神学教育里面。现代西方书院出现在大学里可能是受到德国传统的影响。中国宋代的书院则是区别于当时为准备科举考试而立的学校,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后来还有议政功能。发展到中国现代时期,出现了儒家举办的不在官方教育系统之内的民间性的复性书院(马一孚主持)以及将大学和古代书院制度结合的清华国学院这样的探索。唐老师认为,未来的书院制和通识教育的发展,既要对古今中外的书院传统要有比较全面的把握,也要结合新雅书院自身的需求与特点不断地思考与探索。

唐文明老师

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老师认为当今的书院教育应该强调三个方面:书院首先要立定的使命是探求普遍性的事物,追求普遍性的真理,不能片面地在伦理层面上“成己成人”而忽略在理论活动中“成己成人”的重要性。其次,书院要强调理论思维(比如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和理论科学的重要性,我们的通识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人文通识,必须要结合理论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性问题的研究,要弥补传统书院教育在伦理层面“成人成己”而缺乏的批判性、质疑性、反思性思维训练。第三,书院要倡导独立自由的学术探讨和思考,将追求在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作为书院的使命。

黄裕生老师

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老师指出,书院制重视的人文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不教具体技能,而是基于经典之学或经典研究的人文化成,传承不绝的诠释与解释又能使经典不断延伸,因此这种人文教育将来还会持续,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前景。同时,郑老师还指出,古人著“书”的意义跟现代不一样,古人的“书”就是要“成一家之言”,因此要求人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体系。这种“成一家之言”的意识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于当代探索书院制的内涵很有意义。

郑开老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李河老师指出,在哲学教育中要警惕把哲学(比如儒家哲学)视为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地域性知识,而忽视了各种哲学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学理。人类学意义的、复数形式的哲学对单数形式的哲学观念的过度挑战,会削弱哲学的普遍性精神,尤其是基于怀疑的反思和批判性的论证而获得真理的精神。因此,我们要警惕在哲学教育中对哲学的地域性或民族性维度的强调导致对哲学普遍性维度的排斥。一项调研表明,当哲学过度强调民族性而忽视普遍性时,它就表现出在源头上越来越和神话、宗教难以区别,在思想的批判性上减弱,并导致哲学创新的退化。

李河老师

清华大学历史系方朝晖老师认为,百年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的大学制度,过度强化了专业化与知识化的一面。而西方的大学真正重视的多元化、批判精神、多学科融合的精髓我们并没有完全吸纳。而中国传统书院讲究成人,讲“修己治人”,都是以人格的健全、修养的完善、信仰的确立作为其精神的。现在比较糟糕的是,我们可能既没有学到西方的灵魂,也丢掉了中国传统书院的精神。方老师充分肯定新雅书院在突破专业局限和学科壁垒,延续传统书院精神上的探索和努力。他认为未来我们的教育,一方面要学到了西方通识教育的精神和灵魂,另外一方面也要吸纳中国古代书院 “成己成人”、人格完善和修身养性方面的内涵。

方朝晖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李红老师指出,立德树人的大学使命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重任赋予了哲学教育的使命担当。哲学本身面临自身内部碎片化、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边缘化的挑战,因此,回归经典、反思实践和紧盯科学是当代哲学的大方向。在这个背景下,李老师分享了自己大哲学观视域下的哲学教育与人才培养,认为基于思想资源的会通与创新、深入现实问题和社会实践、大哲学教育观(克服)基础上的大哲学观有利于克服当前哲学教育中的问题和挑战。李老师分享了北师大“大德、大智、大爱”的哲学教育模式。

李红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王楷老师认为,通识教育就是“成人”教育,而儒家教育其根本上也是“成人”教育。儒家“成人”教育以道德人格作为核心关切,是一种价值理性的教育,强调的是德性相对于知识在价值上的优先性,人格的完善是首要重要的。而针对书院教育,王老师认为传统书院中的师生关系要比现代大学的师生关系密切得多,前者更重言传身教。王老师以荀子的观点论证书院制应该注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沟通与言传身教。

王楷老师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李震老师通过解读钱穆先生《新亚遗铎》指出,钱先生办香港新亚书院的初衷是希望继承中国传统的书院制度,并且旁采欧洲大学的导师制度,将两者融合为一体,将以知识为中心的大学教育和以人为中心的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结合起来。李老师认为,书院之为书院取决于两大重要因素,其一是要有一个独立、自由成长的空间,其二是要有一个共同体积累的时间。

李震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玮老师结合明德书院举办的书院制讨论会的成果来看,大家能达成两个共识。第一个共识是关于书院的建设没有共识,鼓励百花齐放的探索。全国各地的书院非常多样,有学制一年的、两年的、四年的;有学籍在书院的也有学籍不在书院的;有管上课的、不管上课的;有住宿的、也有非住宿的。国外的不同学校的书院也都非常不一样。第二个共识是书院应该建成一个共同体,一个community。在这个共同体里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学业追求,或是一种共同的精神。

刘玮老师

清华大学哲学系硕士生周心仪同学结合熊十力先生的《复性书院开讲示诸生》,讨论了“先器识后文艺”的问题。她指出熊十力的这个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新式教育之弊提出的。熊十力先生曾提出,新式教育过于重视科学技术之学,忽视了德性器识的文史哲诸学。而后者有三个重要功能:一是培植个人生活力量,二是启导社会,三是发扬时代精神。

周心仪同学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简佳星同学简要汇报了对各位老师观点的看法,总结了六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书院教育是生活与学术的融合;二是书院教育应并重智识与德性;三是书院教育应并重理论与方法;四是书院教育应并重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五是书院教育应包罗多元文化、追求普遍性真理。六是书院教育应传承经典。

简佳星同学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周秦汉同学反思自己的学术经历,并结合当代社会在知识获取方面的弊病,讨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他认为,当代社会信息自由流动,但互联网企业运用大数据,强化了个人的“信息茧房”,反而加剧了个人偏见。因此,有深度的人文教育与自由讨论的公共空间就显得愈发重要了。

周秦汉同学

清华大学中文系硕士生温晋同学提到中国古代书院与现在大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并提到一百年前,梁启超批评了中国教育体制不假思索地移植“美国式的教育”,这种精神饥荒要比知识饥荒更为可怕。他最后提出一个问题:梁启超在一百年前所忧惧的“科学帝国”的持续扩张和日趋宰制,在今天是不是更加加剧了呢?

温晋同学

新雅书院PPE专业2019级本科生郝悠扬同学指出,在目前的专业教育中,由于知识和价值分离,因而我们需要用书院这种体制,把道德和价值作为比知识更优先的指向来进行成人教育。他认为,我们需要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进行重新检讨,由此认识和反思儒家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继续发挥作用。

郝悠扬同学

随后,黄裕生、郑开、方朝晖、李河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并对之前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老师做了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讨论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正面建设书院的可能性,他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师友参与到书院的建设中。

会后合影

上一篇:南十北·学术浪漫丨新雅书院Colloquium2023年秋季活动预告

下一篇:南十北·学术浪漫丨如何逻辑地思维 惊鸿系列第十八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