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介绍
活动现场
2024年10月17日星期四,新雅书院“南十北·学术浪漫·惊鸿系列”第四十四期在新雅书院一层大厅顺利举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喻纯老师以“大模型时代下的人机交互”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活动由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老师主持,来自新雅和其他院系的20余位同学参与了本次活动。
梅赐琪老师主持
主题分享
在分享的开头,喻纯老师以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引入,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讲起,由此介绍了两种模式:人工智能与智能增强。他介绍了人工智能“三起两落一爆发”的六个发展阶段,在新生期、反思发展期、应用发展期、低迷发展期、稳步发展期之后,迎来了当下的蓬勃发展期。另一方面,喻纯老师也从乔布斯参观施乐研究所的故事讲起,梳理了人与机的交互方式从ENIAC机的复杂指令到图形用户界面,再到触摸屏和语音交互等多种形式。这些成果提醒我们智能增强对计算机发展与人类生活做出了极大贡献。
喻纯老师分享
接着,喻纯老师更加深入地从人机交互的视角介绍了当下大模型的发展。他首先以ChatGPT为例,对目前大模型的发展历史、利弊与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ChatGPT的成功来自于由文字接龙、人类老师引导文字接龙的方向、模仿人类老师的喜好、向模拟的人类老师学习多阶段的迭代优化,使得机器能够生成应用级的符合人类喜好的回答。在现阶段,喻纯老师认为ChatGPT的主要不足本质在于缺少知识。知识缺乏导致了幻觉、输出不稳定、输出难控制、不擅长垂直领域、复杂推理能力弱等问题。此外,喻老师根据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的理论,将认知分为快速直觉思维与慢速逻辑思维两种系统。而他认为目前AI在两种思维与两种思维协同作用上的表现仍然难以达到人类的水平。
活动现场
在分享的尾声,喻纯老师介绍了人机交互未来的可能应用与计算机系人机交互实验室研究的一些项目。以快速直觉思维与慢速逻辑思维两种系统的不同作为理论基础,我们可以设计出更有效、更精确的防沉迷系统。我们也可以发明AI“秘书”,使其服务于生活需求。最后,喻纯老师表示欢迎同学们体会人机交互科研,并且介绍了人机交互与教育结合的一些科研项目。
交流与再现
现场交流
在交流环节中,现场同学就AI何时能具备垂直领域处理和学习的能力、AI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路径等问题向喻老师提问。喻老师对现场同学的提问进行了精彩解答。
惊鸿再现
陈蕴逸同学分享
本次惊鸿再现中,新雅书院2024级本科生陈蕴逸同学再现了蔡峥老师在惊鸿第四十一期上题为《探索未知的未知,相信相信的力量》的分享。陈蕴逸同学将自己的天文知识与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结合,并且讲述了天文系包括蔡峥老师在内的老师们给予他的启发。天文系博士生蔡思佳对陈蕴逸同学的再现汇报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他对蔡老师各种精彩思考的整合、梳理和反思,并对汇报中提到的案例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蔡思佳同学点评
活动简介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本科阶段的课外“一万小时”的育人功能,新雅从2022年秋季学期推出“学术浪漫”(惊鸿系列和Colloquium系列)、“从游”、“友朋”三大系列活动,并以新雅书院的实体所在地“南十北”楼冠名。其中,“学术浪漫”取自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阐述的“浪漫、精确、综合”的教育认知三阶段论,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多样的创造活动分享,希望可以让学习者在“知识尚不完备”的条件下产生对学科和创新的浪漫思考,启发更多可能。
“惊鸿”源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取“惊鸿一瞥”之喻,活动将邀请校内外名师专家分享学术前沿的“创造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让学习者“一瞥”惊鸿之美。惊鸿系列拟每周举行一次,按照不同学科大类主题依次开展。为提升学习效果,惊鸿系列将开设“再现”单元。鼓励学习者在“一瞥”之后,利用两周有指导的探索从浪漫走向精确,面对听众再现“惊鸿”之美。
文字丨李彤
编辑丨张光耀
审核丨张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