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育 > 劳·劳动耕读
.

新雅8字班的同学们明天即将去往江西婺源,进行为期两周的学工学农活动:第一周在工厂车间劳作,第二周在乡村田间劳作。在行前动员会上,甘阳院长曾经写给同学们十六字寄语:“戒娇戒嫩、修己敬人、互帮互助、健康快乐”,他并希望同学们在白天的劳动之外,夜里再安排一些时间读《论语》。为什么要去工厂和乡村从事纯粹的体力劳动?为什么要读《论语》而不是其他文本?也许在经历了两周“朝出耕、夜归读”的生活之后,同学们会对现在的种种疑惑作出自己的思考与理解。行前篇

一、与顾涛老师聊《论语》

顾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新雅书院通识课程《<史记>研读》任课教师;著有《汉唐礼制因革谱》《汉语古音学史》《中国的射礼》等。

Q(刘梦):《论语》为何叫《论语》,不叫《孔子》?

A(顾涛):各家都有很多说法,这不是主要问题;论(仑)是竹简编排的意思,论语即竹简上面写的字、说过的话编排起来的意思。另外“子书”是个人观点的陈述,孔子述而不作,没有表达明显的个人意见,而是讲了很多以前的事,也不是自己撰写的。所以《论语》不是孔子写的,未必反映孔子的思想,所以叫《孔子》也很怪。

高中和大学课程的一个差异是,大学主要是质疑、反思,《论语》这本书最有发散性,非常适合用来干这种工作,比我们上过新雅大一的《史记》还要好。《史记》有很多事实性的东西,但里面也有很多司马迁的想法。《论语》就完全是发散的,没有任何限制,有很多不一样的看法,很容易吵得不可开交,所以非常适合大学的教学。但现在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同学还不习惯大学,尤其是文科,这种非常发散性的学习,所以需要老师引导。老师主要是带入门、进入文本。而你一旦读了三章发现有问题了,就会发现全部是有问题的,没有一章读了之后没什么好说的,每一章都很“怪”,有无穷无尽的可以周旋的地方;而且你会发现孔子没有那么老夫子、那么说教——孔子从来不干这种事情,他经常表现得比我们现在所有老师都开放,非常吸引人。

在大学里面阅读经典的文本,主要是作为一个让你思考的东西,倒不存在非要读哪个的问题,关键是你要去想问题:他在说什么、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同学们暑假马上要去学工学农,每天干完活,回来读一读,“吵吵架”是最好的,大家很自由,随便讲,《论语》本来就是没有限制的。读一读别人的注也很不错,朱熹的、钱穆的,看不同人的注也很有意思。

婺源古村落

Q(张楚衣):《论语》原版的编写顺序是不是比较乱、本身的逻辑是比较散?现在很多课本会把《论语》重新编排,分板块,这种做法到底是促进了理解还是禁锢了思想?

A(顾涛):其实《论语》离孔子非常远,要到东汉晚期才相对定型。汉代人看到的《论语》互相之间也很多不一样,今天流传下来的是三国何晏的集解本,东汉末郑玄注释本已经不全。孔子大概不是按照《论语》的次序说的。第二章就已经把孝悌和犯上作乱联系起来了,所以他认为孝悌和政治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这种编排只能是编者自己的理解,完全不能代表先人是怎么讲的。甚至可能你认为他是讲治国的,我读了之后完全可以理解成其他的问题。

《论语》的阅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经过高考,你对它有很多成见。我们的《史记》研读课程,本来是可以讲一些我们可以讨论的东西,但是逐渐就变成了一个大家一起剔除成见的过程。因为如果你不剔除的话,你一弄就是一些别人的东西,所以要把这些东西刨掉才能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现在《论语》难读、读不进,主要就是每个人都被一个成见限制了,你没办法把它刨掉。所以需要碰撞,彼此发现需要改变的已有的看法,然后才能比较好地重新开始。

一个问题是成见,另一个就是读《论语》应该推己。

顾涛老师引导同学们读《论语》

Q(张宁宁):直接读《论语》原文以促进独立思考,还是借助他人注解以更好读懂?

A(顾涛):就我个人而言,其实看原文就很好。但是你们现在可能不太能够看得懂,所以需要注释来帮助阅读,但是读注往往会有一个问题:花的时间比正文还多,就让人心烦不想继续读了。所以一定要记住它起的是辅助作用,最好是读了正文之后就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再看看注释或者问问别人的想法。从注进入,最后把注“扔了”是比较好的。

孔子思想很多人都有归纳,但是如果你没有体会到,那这种归纳对你来说意义不大,他说他的,让他说去吧。你认为是什么,你体会到的就是有价值的。甚至可能是你一层弄明白了,其他的也很快就全明白了,主要现在是找不到一个入口,读了之后都没什么感觉,然后你很快就把他扔了。“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这是一个整体的,不只是《论语》的障碍,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混沌一团,没办法下手。我觉得《论语》主要的学习意义也正是在这里。因为它的文本太简单了,直接面对内涵,所以从《论语》进入对整个中国文化就会开始有一个感觉。但说《论语》“太简单了”,按照奥古斯丁的话说就是“你的傲慢藐视了它的质朴”,它太质朴了。

我们给新雅上《史记》,但是其实也应该上《论语》。上《史记》我们得到了很多知识,但经典的意义根本不在于知识。虽然我每节课都在讲要理解司马迁在说什么,但是很困难,因为你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还没到。所以最佳的是《论语》,根本不需要费多大劲理解文本,主要在于怎么深下去,一旦凿破就会发现无穷无尽的问题,之后再选择自己想上什么课。

二、与李震老师聊《论语》

李震,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新雅书院《中国哲学》任课教师。

Q:为什么读《论语》?

A:我觉得在暑期实践的时候读《论语》非常好。白天学工学农,晚上读书,这是很好的经历。大家可能觉得《论语》是一本挺严肃的书,读起来没什么趣味,但是大家不要把《论语》当成教材来看。不妨把论语当成一些传统的箴言,这些箴言经受了两千年时间的考验,证明了自身的价值,我们要做的就是去了解《论语》的内涵,体会《论语》的意味,抱着这样轻松的心态去读就好。

在“四书”里面,《大学》《中庸》比较抽象,《孟子》太复杂,只有《论语》跟大家的生活最接近。《论语》代表的恰好是传统生活中人的形象。可以尝试思考,《论语》里的孝悌忠信等价值,对我们今天有没有意义?这些传统价值,在那些跟我们同年龄的工人、农民身上有没有体现?学工学农是很有生活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观察《论语》所代表的传统世界跟现代生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农

Q:怎么读《论语》?

A:一是要反复阅读,二是参考前人的说法,看一看杨伯峻先生、钱穆先生怎么解释,朱子又是怎么注释的。在这个过程中反复比较、思考。三是要把《论语》跟自己的生活与体验结合起来。北宋哲学家程子曾经说过:“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 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这种切近自身的思考才能给自己的生命提供滋养。开始读《论语》前,可以先读一读钱穆的《孔子传》,对孔子的生平作一个基本的了解,有助于理解《论语》的时代背景与言说环境。

《论语》里有一些概念频繁地出现,这些是孔子思想中的重点。比如,孔子在很多条目里都讲到了仁,而且具体的定义各个地方不一样。仁到底是什么含义?这就需要把所有相关的条目收集起来,加以比对,看一看不同地方的论述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共通之处。这就是做学问的方法。除了仁,论语里还谈到其他的德行,比如礼、智、勇。看到这些道德条目的时候要多留心,仔细思考,这些都是孔子强调的问题。此外,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文质关系以及教化的意义等也很重要。

学工

Q:用讨论的方式来读《论语》好不好?

A:讨论是很好的,但要看组织的工作是否到位,如果做得好的话会很有效果。建议出发前制定可行的分组方法与阅读进度,小组内的每个同学最好有明确的分工。讨论或许可以略晚于阅读,比如今天读了《学而》篇,明天再来讨论,以此类推,留一点消化的时间。学习组的同学需要提前做一点功课,找出你们认为重要的概念和问题,在大家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抛出问题,在讨论热烈的时候加以引导。这是个督促你好好读书、培养学术功底的机会。

如果从《论语》本文入手,一上来不能发现问题的话,可以参考一下译注本。对比来看就能发现,看起来很简单的原文,其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这里面就有思考展开的空间。不过这个看时间吧。如果每个人每天都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读原文加一本译注应该是没问题的,至少要把读到的每一条目的意思搞清楚。对大多数同学来说,一本四书章句集注加上一本现代的译注就可以了。最好每个人都完整地阅读《论语》每篇的内容,但是讨论时可以有选择性地挑一些条目来讲。小组讨论要有计划性和持续性,做好讨论内容的记录,发给参与的同学。

我从《论语》前十五篇中选择了二百条最重要的条目,可供大家讨论时参考。如果每天有一个小时的阅读讨论时间,每天一篇,把前十五篇读完应该是可以做到的,至少可以读完前十篇。

Q:孔子是北方人,但是朱熹是南方人。我们需要关注各地的文化传统吗?

A:文化重心南移之后,江南文风昌盛,婺源就是一个典型。可以观察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里面有什么体现传统文化的要素,比如写对联,比如方言里面包含的文言词语。这些其实都是社会实践可以观察的东西。更详细的了解可以去读一读县志,以及一些研究江西地方史的著作。

Q:对实践名中的“耕读”应该作何理解?中国传统有一些关于出世和入世的问题,应该怎么理解?

耕读跟学校里的读书有一些差别。在耕读的语境下读《论语,更多不是为了获得具体的知识,而是要学以成人,学习做一个道德上、文化上完整的人。做一个完整的人并不是为了其他的现实目的,比如找一个好工作,而是因为这种人格是好的,是应该追求的,自身是有意义的。孔子称赞颜回“回也不改其乐”,就是因为颜回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本有的价值与乐趣。这是现代生活特别需要反思的地方。

上一篇:夏收2019 | 李心怡:我的女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