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记 > 新雅师说
.

郑力老师专访

郑力老师,清华大学机械系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任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新雅书院院长。

早春的清华园,细雨蒙蒙,裹挟着些许春寒。穿过李兆基大楼内人们忙碌的身影,我们带着接受通识教育半年多以来的收获和困惑,走进新雅书院院长郑力老师的办公室。

如果说通识课程与书院生活向我们展示着通识教育的具体风貌,郑力老师则以开阔的视角和强烈的使命感向我们诠释了通识与教育、人才与发展之间的联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人应该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而这个总体的认识需要跨学科的学习,理解不同学科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郑老师从自己的专业——工业工程说起,他这样描述道:工业工程系非常特殊,由三部分教授组成。一部分教授偏文,有心理学背景,第二部分偏工科,第三部分偏理科和数学。三部分教授意见经常不统一。在这种院系工作时间长了,我能够理解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大部分在单一学科的老师会认为他的视角一定是对的,认为他的认知习惯是正确的,但是当在有多样化学科背景的院系时,会明白不同学科对一个问题看法有不同视角,而且这非常正常。所以对学生来说,open-mind非常重要,只有思想开放了,才不会有偏见。人们在很多时候对事情都有偏见,对许多事物的认识只是道听途说而不是基于事实,想要了解事物的真面貌,就要思想开放,见多识广。开放的思想对于一个人的未来生活和将来长期的发展,往往越向后对人的影响越大。因此open-mind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目标。

谈起通识教育的意义,郑老师说:今天这个时代已经分化到一个尽头。到医院看病,治手的医生不能治脚,治疗五个手指的医生都不一样,人被极度地割裂。工科内部更是分化到非常高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要回归整体的趋势,人应该理解不同学科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而这个总体的认识需要跨学科的学习,不同的学科对同一问题常会有不同看法。我觉得这种理解和包容对清华的学生来讲不是选择而是必须,因为清华的目标不是培养仅做简单和具体事情的人,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有创造力的人,使他们成为领头人,为中国,为人类做一些改变。只有拥有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达成这个理想的目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学生是人,不仅仅是才。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素养。”

当谈到今年即将实行的大类招生政策,作为教务处处长,郑力老师向我们解释道,大类培养有三个核心目标:第一,顶尖的专业研究需要宽厚的基础,而大类培养能够打下扎实的基础,塑造知识面宽,基础扎实的学生。第二,从学生角度来讲,大类培养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因为中学时学生的选择基本是父母和社会的观点,而通过一年的学习和认识,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此时选择基础是自己的认知。学生学会自主决策,自主选择专业,这也是成长。大类培养能提供这样的机会促进学生成长。第三,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强调“三位一体”——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如今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通识教育。今天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没有一个学科能做到现在你学的知识二十年后依旧有用,所以培养基础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比如阅读和写作能力,无论到哪个年代,这项基本能力不会没有用。再比如科学素养,物理学中通过实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任何时候都适用。而宽口径的教育可以提供以能力为基础的培养,从而提高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让我们的学生不只是现在适应市场的需要,而是二十年后还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在此方面,新雅先走了一步。

从大类培养出发,我们又提出八十年前清华人对通识的疑惑——中学时已学过基础知识,大学学习基础知识的热情不高以及学习专业课的时间被挤占等诸多问题。郑老师以对大学教育的深度观察,侃侃而谈道:通识和专业之争是一个学校普遍性的张力。专业老师当然认为专业知识更重要,而学校认为应该首先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通过通识课程强化学生的基本素养。

在通识与专业方面,不同时代有不同做法。在科学技术没有这么发达的古代,全部都是所谓的通识教育。最近的几百年,科学技术发展了,产生了专业分工。知识越来越庞杂,学不过来,而且我们也发现这些知识的确对人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分门别类去学而不是所有都学。但在这之后,人们又在反思,一个人最终成功的主要因素除了专业知识,还有没有其他共性的东西?后来我们发现,无论学什么,一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他的人格魅力、沟通能力等来形成的。我们调研了过去二十年的清华毕业生最缺什么,大部分同学都说最缺的是soft skills(软实力),比如阅读、写作、沟通,这些能力是我们最缺乏的,但这些内容我们在哪些课教呢?我们希望在通识教育中加以强化。

可以说,清华的专业教育做得比较成功,通识教育却在艰难前行。有些专业老师认为,我们的专业教育已经融合了通识要素。但我认为这并不够。我们做了毕业生调查,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清华的毕业生很大比例能做到总工程师,但他们还不是领头人,他们只是技术顶尖的工程师。毕业生反馈给我们说,技术和知识完全够用,但最缺的就是沟通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方面我们都有差距。调查了几十年的毕业生都得到这样的反馈,应该怎么加强呢?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去经济管理专业,或都去文科专业,我们能做的当然是通识阶段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新雅做得比较超前,它特别强调文理、中西、古今的会通,我觉得新雅的培养模式是美国很多精英大学的培养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人文和科学这二者不应有过分的偏重,二者的基本方法论都要理解。”

说起文理科背景不同的同学在学习另一学科课程时遇到的困难时,郑老师这样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及相应能力的训练是在回归教育的本源,我们希望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有专长的工具。可能对于文理科生而言,新雅的通识课程都有很大挑战性,但在我看来文科生不仅需要修辞、以情感人,而且需要严密的逻辑,科学的精神,这需要花些时间才能学会、学好;同样对于理科生,基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理解人性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何尝不重要?也必须花大力气才能学会,学好。

理科生学文科的东西,我个人认为是有必要的,文科生理解科学精神也是必须的。无论你是谁,首先你是个人,就要对人文的基本精神有所了解。现在伟大的工程、伟大的建筑,一定有人文精神在其中,不可能仅仅只是工程上的设计。再如,无论想做好什么行业,基本的人文关切和阅读写作能力都十分重要,如果你对人类的基本问题都不了解,甚至连一般文稿报告都写不清楚,只是一个会画图纸的普通工匠,不是我们理想中培养的人才。从这个角度上讲,文科的课花点功夫是必要的,人文能力不是点缀,是人必备的能力。

理科的课,不是每个文科生都要学到精深。因为理科的特点是有前后关系,如果中间衔接部分没有学过,到大学突然学这么难的会接受不了。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学最难的理科课程,但是不学我不赞成,因为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科学思维可以让文科生更有逻辑,这个非常重要。数学、物理是培养科学精神最好的课程之一,不是简单的告诉你一个事实或结论,而是告诉你如何一层一层得出这个结论,我觉得这个过程对文科生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讲述了文理通识的重要意义,郑老师也负责任地说:当然,新雅课程还是需要不断优化,以期更适合新雅的同学,更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

从文理通识深入,郑老师也进一步谈及通识教育如何为我们提供启发心智的过程:通识教育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是开发同学的心智,另一方面是希望给同学们最基本的方法论,其核心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新雅书院的同学需要了解这两个基本方法论,这个世界从科学角度怎么看问题,从人文角度又应该怎么看?这两者所使用的方法及其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大相径庭。从不知道到理解,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种体验是在新雅以外很难感受到的。清华理工科学生比较多,总是问这是对还是错,但有时候不是简单地区分对错就可以说明问题。比如你喜欢一种花,但有的人说我根本不喜欢,这是谁对谁错呢?实际上这没有对错。我认为新雅的教育模式中增强通识教育的份量对绝大多数学生是有益的,所以新雅特别强调启发同学们的心智,让大家形成自己的想法。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这两件事绝不是对立的,而在于这两者之间要均衡,不同年代,不同专业均衡可能不尽相同。

除了新雅书院对同学们心智的启发,郑老师还表达了对新雅学生走出校门的厚望:我希望新雅人未来不仅工作顺利而且生活幸福。不仅可以出色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而且内心有使命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创新的工作,带领大家完成使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最后,郑老师对大家关心的具体问题给予了解答。

Q:我们选定专业后,专业院系的学习资源,我们怎样才能争取到?

A:新雅书院的学生与专业院系的学生享受同等的学习资源。但是专业院系不会因为你是新雅的学生而照顾你,只能因为你表现出色而欣赏你。

但是分数你们也不要太担心,院系不会只看学分绩。关于保研我们也和院系确定过,需要院系提交详细的评价方案,不会简单计算学分绩。

Q:有些同学这学期已经开始选修少量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压力比较大。

A:大类招生后这个问题可能就不太突出了,因为各院系本科生第一年的课主要都是通识课。新雅的通识课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标准,课程质量和要求都非常高。现在的学生选水课我是不太能理解的,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上?但在新雅我认为基本上没有这样的课程。每一门课老师都很负责任,这一点上你们应该是很幸运的。

郑力老师的一言一语都充满着对新雅、对学校、对人才、对国家深切的关怀与责任。他以一位实干家的情怀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改革,以一位教育家的视野促进通识教育试点,也以一位父亲的情怀关心着每一个新雅同学的未来发展。

结语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通识教育的探索之路固然充满挑战和未知,但我们依旧可以在探索中希冀未来,在摔打中成就卓越。不仅如此,今日新雅背负着更甚于通识教育的内涵与使命,唯有抱负、有能力、愿学习、敢超越、勤付出,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与能力准备,方能挑起重担,奋力前行,摘得人生桂冠。

上一篇:通识教育的清华经验

下一篇:曹莉:通达成新,识智方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