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记 > 新雅师说
.

* 本文曾在2019年10月全国建筑系系主任大会上宣读,并收入《2019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年会论文集》。

通识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更健全的人,使之在知识、审美与道德等诸多领域都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够去追求一种更为完善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教育目标与传统以专业为核心的大学教育体系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各大院校均开始做相应的改革,加大通识教育的力度与范畴,探索通专结合的新教育模式。

作为一所以传统工科见长的院校,清华大学将通识教育视为推动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除了常规的增设通识教育课程之外,最重要的举措是在2014年设立了住宿制文理学院——“新雅书院”。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之上,学校以及各个院系展开了一系列通识教育的试验与探索。经过几年来的磨合,一些尝试已经获得了部分成果,为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清华大学建筑系为新雅书院开设的“建筑与城市文化”通识课程的相关情况,以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与反思。

01

新雅书院和“建筑与城市文化课程”

不同于校内其他所有院系,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成立的目的并不仅仅指向某种特定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为了探索通专结合的教育新模式。在很多方面,新雅书院都与其他学院有着鲜明差异,比如采用类似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学院式住宿方式;新生入学不分专业,大一之后再选择专业;课程选择灵活多样,涵盖理工、人文等各个领域等等。这些举措都指向“文理相长、通专融合、自择专业、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作为一个平台,新雅书院本身只有很少的专职教师,大量课程的开设是基于新雅与其他院系的合作。无论是在学校层面还是在各个合作院系层面,都对新雅课程给予高度重视,往往针对新雅的特点专门开设课程,并将各自院系最雄厚的师资资源贡献出来。

建筑学院是最早参与新雅建设的院系之一。早在2014年初创时期,第一届新雅书院的学生就是由包括建筑系在内的4个院系学生组成的。随后,在2015年,建筑系面向新雅书院学生专门新设立了“建筑与城市文化”通识课程,由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的王毅教授与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青锋副教授一同讲授,另外配置了两位博士生担任助教。

“建筑与城市文化”2017-2018学期,结课师生合影

(后排中间为青锋老师、王毅老师)

“建筑与城市文化”2019-2020学期,结课师生合影

(老师没变,连着装都没怎么变,学生已换了一茬又一茬)

与新雅的密切合作当然出于建筑系对通识教育的深度认同。实际上,建筑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各个领域的知识参与支撑。早在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第一书第一章——“建筑师的教育”中,就已经阐明了建筑师需要具备书写、绘图、几何、历史、哲学、音乐、医学、气象以及法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i] 虽然今天不可能完全照搬维特鲁威的教育体系,但是综合性的知识背景是学界公认的建筑学特色之一。因此,建筑系对新雅课程的投入,一方面是支持学校通识教育的总体方针,另一方面也是试图通过这种参与,深入地切入通识教育的探索,最终反哺建筑学本身。

经过4年来的不断尝试和优化,“建筑与城市文化”课程在内容设置、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成果上都已经逐步成型。这个课程在每学年秋季学期开设,主要面向新雅书院二年级的学生。课容量为30人,4学分,每周4个课时,通常为周三下午。

02

课程内容与教学特色

“建筑与城市文化”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科普。新雅书院因为其特殊的教育制度,吸引了一大批极为优秀的本科生,学生素质非常突出。对于这样的学生,简单地传授一些学科常识显然是不够的。我们为课程所设立的潜在目标,实际上是让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接触和体验建筑学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更深入地触及建筑与城市文化的深层内涵。

这一目标对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简单的说,我们试图将建筑学本科教育五年的很多内容浓缩在一门16周的课程中。除了知识传递之外,我们还需要让同学们也接触到工程技术、艺术人文、理论思辨以及设计创作等建筑学科必不可少的内容。虽然课程要求不可能达到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深度,但我们认为新雅的学生也应该了解这些内容,尝试这些操作,并且最终将它们整合到一个课程成果中。从某种意义上看,“建筑与城市文化”课程本身就是一个通识教育的试验,我们试图将多样化的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融合到一门课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多元维度。

结合这一目标,我们在课程中注入了四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历史,包括建筑、城市与文化的历史。这主要是让同学理解文化的演进与积累,知道任何建筑与城市现象背后都有历史因素的影响。其二是理论,主要针对建筑及城市的不同思想与理论给予介绍,让同学了解建筑及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其三是当今话题,包括当今建筑与城市面临的热点问题,如城市化、绿色发展等问题。其四是设计实践,通过历史理论学习,学生对建筑及城市建立起一定的观念及价值取向,非常希望将自己的观点体现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完成一个设计题目,可以让同学体会知识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具体说来,在16周的课程中,我们设置了如下课程内容:

第01讲

内容、进度及要求(王毅)

建筑是什么?(青锋)

第02讲

西方古典文化与古代建筑——经典的诞生与延续(青锋)

第03讲

从中世纪到启蒙时代——文化演变与建筑演进(青锋)

第04讲

从明式家具看中国人的生活艺术(王毅)

第05讲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王毅)

第06讲

现代建筑——新时代与新建筑(青锋)

第07讲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王毅)

第08讲

Presentation 1 :我对建筑学的基本认知,原始小屋设计

第09讲

走进象牙塔——学院制及大学校园由来(王毅)

第10讲

设计课1(理想自宅)

第11讲

中国当代建筑的多元图景(青锋)

第12讲

可持续城市——建成环境的再造(王毅)

第13讲

设计课2(理想自宅)

第14讲

Presentation 2(设计成果答辩 1)

第15讲

Presentation 2(设计成果答辩 2)

这其中,除了常规授课之外,较为特殊的是我们设置了三个设计作业。第一个作业是要求同学用3张A4打印纸与双面胶搭建原始小屋(primitive hut),并且小屋要经历从一米高度落下的1公斤重的沙袋的冲击实验。这个作业的目的是让同学具体感受坚固、实用、美观原则在建筑中的体现。

原始小屋作业(2017)

第二个作业是“我对建筑学的基本认知”。要求同学们在期中做一次5分钟的汇报,结合已经学到的课程知识,谈一谈自己对建筑学的理解。这主要鼓励大家发现自己的视角,运用专业知识进行阐释。

第三个作业是设计一个理想自宅,由同学自选地段与业主,最终以建筑模型的方式提交成果。这个题目的目的是让同学有机会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与理想,体现于具体的设计当中。

理想自宅作业(2017)

针对学生的特殊背景,我们在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特殊安排。具体说来,我们主要采用了4种教学模式:讲解、体验、设计辅导、成果答辩。讲解是较为常规的教学模式,为了避免讲解内容变得过于复杂和密集,我们在常规课件中加入了大量的图像、视频、音乐等资料,让知识传递的方式更为丰富。比如我们曾经在课堂上放映电影《建筑学概论》,让同学们感受建筑与记忆、与情感、与场地的关系。体验是丰富课程内容的重要途径,通常在一个4学时的课程中,我们常常在前两个学时中讲授背景知识,后两个学时则会走出教室,在校园中结合具体的建筑讲解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比如,结合清华大礼堂讲解希腊罗马建筑,结合清华主楼讲解巴黎美院构成体系,结合环境楼讲解绿色技术与运用,结合博塔设计的清华艺术博物馆讲解历史类型的核心作用。

结合大礼堂讲解希腊罗马建筑

设计辅导主要帮助同学完成独立住宅的设计,我们也将8个课时的时间用于小组式的设计辅导,由助教一对一地给予指导。答辩环节设置于期中与期末,内容分别为“我对建筑学的基本认知”以及介绍讲解自己所设计的理想自宅。鼓励大家采用图像、视频、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讲述自己的想法与设计。这样多元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让“建筑与城市文化”课程变得异常丰富,每一周的内容都有巨大的差异,对于激发同学们对这一陌生学科的巨大热情有很大的帮助。

03

成果、经验与反思

从同学的反馈看来,课程的设计与效果都比较理想。在2018年度教学评估中,这门课位于全校同类课程的前5%。同学的反馈非常积极,比如对于课程整体印象有同学留言:“真的超级喜欢这门课!在lecture里面介绍的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从建筑到城市的话题给我带来一种更全面的认识建筑的视角。”对于作业设置,他们说:“做大作业的时候真的头秃,那段时间就是熬夜画图纸,做模型,改模型,学着用各种软件……简直不堪回首,但是现在想来真的锻炼了自己,那种榨干自己努力做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感觉非常棒!”同学们也真切地体会到这门课程在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的与众不同,并且给予充分肯定:“我特别喜欢这中讲座和实践结合的上课方式,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相比于其他很多课程,我觉得有一个主题,然后围绕它、运用老师讲的东西,或许是融会贯通更好的方式。另外,我觉得这门课真的触及了很多‘人’的根本处境的问题,这正是通识教育的核心。”

同学对课程的评价也以另外一种方式体现。在课程结束后,很多同学已经建立了对建筑与城市的浓厚兴趣。他们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建筑系的学习与研究活动,继续自己的个人探索。师生之间也能够以新的方式交流探讨,让之后的很多日子都成为课程的延续。

另一个在课程开设之前没有能预见到的情况,是同学最终提交的设计成果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作为设计课教师,我们都了解建筑系传统的8周设计课体系,也了解同学在这一体系下能完成的成果。因此,在课程之初,我们并没有对新雅同学的设计抱有过高的期望。但是期末同学提交的设计成果往往让我们感到惊讶,很难想象仅仅通过两次辅导就达到这样的设计深度与品质。这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一些设计基本技能的掌握,也体现在他们对建筑及城市认知的建立及价值观念的形成,同时体现了新雅同学出众的学习、理解及实践能力。

独立住宅设计(2018)

从最初的对建筑与城市知之甚少,到能够建立起一定的认知,形成一定的观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知识背景给予阐述,最后还能设计出具备一定水准的作品,“建筑与城市文化”课程证明了一个全面的通识课程能够怎样高效地引导同学进入一个领域,了解它的知识内涵,并且创造性地运用在自己的实践之中。4年来的教学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良好的师生配合能够极大地提升课程的效率,让教学变得愉悦和丰富。更令我们感叹的是同学中所蕴含的不可思议的潜能。如果新雅的同学能通过一个课程的帮助达到学习知识、形成认知、并完成不错的设计,那我们建筑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否并未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建筑与城市文化”课程的经验,提升建筑学的教学质量,帮助同学更快的成长?

这样的问题,促使我们将通识教育的经验反哺到建筑学专业教育中。不可否认,新雅同学在课程中呈现出的敏锐感知、人文素养、综合能力与表达技巧都与他们从大一开始接受的多学科通识教育有关。这些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在同样具有通识背景的“建筑与城市文化”课程中取得成功。那么,反过来,通识教育是否也能帮助建筑系的同学在他们的专业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展?我们是否应该将类似的通识课程纳入建筑学的教育体系中?这些已经不再是空想的问题,而是可以通过类似于新雅书院这样的试验田进行尝试。

今天的建筑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多学科的广泛渗入正变得更为普遍,学生的素质与诉求也在快速演变,传统的教学体制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外部与内部的压力。我们希望借用“建筑与城市文化”课程的经验,为未来通专融合的建筑教育提供一些具有拓展价值的线索,推动大学教育走入新的时代。

上一篇:彭刚:“享乐”的能力

下一篇:袁先欣:新雅的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