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记 > 新雅学记
.

2019年1月21日至30日,笔者完成了为期十天的牛津访学。这十天的体验,受益匪浅;但这受益绝不限于对牛津大学办学制度等方面的了解,更多的还是对中英文化差异的体会,以及在十天的生活体验中笔者对中国教育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一)牛津学生的学习压力来源

关于牛津平时授课的运行规则,在上一届新雅学长学姐的报告论述以及网上有关该制度的论文中已经描述得非常清晰,在此就不再赘述。然而,细察牛津的分数制度,学生看似在平时非常轻松、没有压力(真正的毕业等第只取决于三年之后的一场考试),但其实他们对于分数与学习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国内学生。在参观学院时,有一位介绍者提到自己学院具有优良的体育传统,随即却话风一转,打趣地说:“但是在学生眼里,体育再重要也不可能有学习重要。”听起来是玩笑话,背后却反映了在牛津,学生们也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学生一样,有着学习的重大压力。

Brasenose College的图书馆

从牛津的评价制度来看,既然学生毕业之后的等第只与其最后参加的那堂考试有关,大课也没怎么上,为什么还要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呢?清华尚且有体育和学习同样重要的传统,为什么在牛津的体育强院,竟然也说自己的学生将学习视为头等重要呢?

笔者在访学期间观察到的原因共有两点:

其一,每个学院的期末考试最后一名将被牛津大学退学,这意味着竞争事实上非常残酷。退学对于一个学生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谁也不愿意当那个被退学的人,因此这种淘汰制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除了这种淘汰模式之外,笔者还了解到部分学院在生活方面融入了学习成绩,比如选宿舍是根据考试的排名——排名第一的,自然就选那个崭新的、向阳的、宽敞的宿舍,排名靠后的则不用多说;再比如参加正式晚宴的长袍的长度由学生的成绩决定,成绩高的袍子就长,成绩低的袍子就短,被戏称“把成绩穿在身上”……凡此种种,都营造了学生之间对于学习成绩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无意间烘托了“高成绩更好”的价值观氛围。

其二,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于学生的学习也起到了莫大的促进作用。学生提交“作业”是提交给老师,而不是像国内这样提交给助教、学长学姐或是同学。老师不仅从文化角度来说无形中代表着一种权威,而且从评分制度来看,导师对学生的分数、最后等级的评定、奖学金的评定等掌握着“生杀大权”,从而让学生不敢懈怠。

走进Pemborke College

简言之,如果把一个教学制度划分为知识教学前、知识教学中和知识教学后这三个阶段的话,牛津的“教学前”和“教学中”大多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再加上老师的一点“醍醐灌顶”式的辅助与点拨来完成的,“教学后”则是由老师监督并提出建议;我们国内典型的大课教学,“教学前”被称为“预习”,是只有部分优秀学生才会习惯做的事,有很多学生其实不会去做;“教学中”完全由老师主导,很少同学参与,“教学后”则是由助教担任许多工作,期末呈现大家一起“预习”并且疯狂补交作业的现象。相比之下,前者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对老师的敬畏尊重、价值观、羞耻感等等;后者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是G点、保研、出国、成绩单好不好看等等。相比之下,从笔者的个人经验出发,可能前者对于学生的学习会有更大且本质的推动作用。

(二)牛津的讲座

在牛津,几乎每天都是讲座,这些讲座向笔者展现了牛津大学的教学风格。但是不得不说,牛津这些大讲座的形式,与国内的中小型课程形式并无太大特色性区别。因此给笔者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课程不多。此外,由于笔者上的这几堂课的教室都窗户甚少,且为了ppt的展示效果,教室里总是灯光昏暗,让人难以打起精神,再加上笔者自身的因素,有部分课程的听课效果不如人意。而教室灯光以及窗户的原因又可以追溯到其建筑物的历史性过于强烈。由此也可从小细节解释牛津学生对于lecture并不非常上心的原因。相比于国内宽敞明亮的教室,牛津的教室灯光环境受到历史性限制,过于昏暗,难以激发热情——在笔者本身的学习经验中,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课总是要一点激情的。

尽管如此,也有一部分讲座给人以莫大触动。比方说讲Beowulf的讲座和探讨诗的讲座,笔者认为这两场人文性质非常浓厚的讲座各有千秋,都非常精彩。其中Beowulf的讲座,教授的行为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用古英文抑扬顿挫地朗读史诗,并且在讲解时把怪兽、Beowulf等的行为活灵活现地“演”了出来。结合视觉的效果体验和听觉的声线冲击,让学生对于史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笔者认为非常值得国内大课的教学之道来借鉴,因为这堂课与学生并没有很多的互动,但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Andy Orchard教授为新雅学生讲读史诗《贝奥武甫》

至于另一个探讨诗的讲座,形式就与西方中小学的课程相类似,引导大家发言,对于同一首诗探讨出角度不同、广度不同、深度不同的解释与理解。在整个的探讨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真真实实地体会到什么叫“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当反思为什么这堂课能够起到这样卓越的成效时,笔者意识到了引导学生“自己说”和“听别人说”的重要性。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大概是为了激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到,“每当有人提出和我不一样的想法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很奇妙,觉得这个问题竟然还可以这样看,仿佛发现了新大陆,由此对这个人提出的不一样的观点表示赞叹、惊奇与敬佩。”在当时的场景下,这句话对于理解授课的真正意义,以及引导学生起到了莫大的作用,甚至让笔者有了一种“醍醐灌顶”、“她说得怎么可以这么有道理”的感觉。这着实让人敬佩。老师的引导措辞是以“我”为主语——她在以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来说话,相当于把她的想法分享给学生们,而不是教授给学生们某些道理。如此,理解竟然就会更加深刻。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借鉴的教学方法——分享,而不是塞进去。

(三)本次访学的意义

这一次的访学,甘阳老师让同学们放小压力,相对轻松地去完成。相对于上一届学长学姐临行前有议题与目标去探索,并要求完成一篇5000字论文,八字班同学的任务量确实少一些。但是这种方式也恰恰让我们没有被限定在原来的框架里。当我们只是带着一种好奇心去看牛津的各种制度、形式等等,或为之惊叹,或为之惋惜,或为之好奇之时,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更全面真实、富有生活趣味的牛津大学、牛津镇、伦敦、英国。

同学们自由组合为几个小组,吃住同行(左三为本文作者)

首先谈谈牛津大学的生活。牛津大学的学生活动非常奇妙。吃formal dinner,扯一个甚至你都可能不认识的人,请他到你的学院来吃formal dinner,然后他再回请,一来二去,就可以彼此认识交流了。吃饭的时候,重要的根本不是吃饭,而是闲聊。

New College的食堂

学生社团方面,笔者所了解到的是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球队,定期训练,甚至还有学院有自己的划桨船队伍——每天早上天刚亮,就在河边高喊着口号练划船,神似中国的龙舟。

镇上清吧众多,晚上来清吧喝酒的人不在少数,而这里的酒文化盛行令人惊奇——饭店里的饮料常常就只有酒和碳酸饮料,果汁、牛奶、奶茶等等却从未见到……这样一个一个的生活片段,构成了一个真实鲜活的牛津。这里既复古传统,在社交方面又是分享开放的;既有唱诗班这样神圣的存在,又有晚上party跳舞这般的浪荡与放飞自我;既有学院老师对人的热情鼓励,又有导师打下的一个一个僵硬的等级分数……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而我们则非常幸运能够体会得到。

其次谈一谈我们的生活。新雅共同体的建立,也应该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堆积起来的。我们在晚上畅聊,了解各自的人生打算,分享今天这一路上又遇到了什么令人振奋的事情,一起解决看似无法解破的问题,集体的概念,合作的意识,开始在每个人心中发芽、萌生。关于白天听的讲座,发生的事情,我们之间的交流总是能让人获得新的发现——每一个人的角度都不同,而每一个人也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使人能够更加看清所经历的、发生的事情,或是用另一种方式去看待与衡量它。

在牛津参观学院必去common room,每个room中都会有代表这个学院的东西,彰显学院特色;同时,也必定会有一群端着咖啡围坐一桌讨论着问题的人。他们时而严肃,时而逗趣,非常愉悦。牛津的教育体系如此专门化,而学生却不专门化的原因,可能也与此有关——在这种看似平淡的“茶话会”中,思想的碰撞与火花在不断产生,从而让人的思维不会禁锢在自己所学的那一个狭小领域。我们此次访学所租住的民宿也就类似于这样一种common room吧,那么,新雅能不能有更多的common room和“茶话会”呢?这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的。我们有着来自不同专业的人,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牛津的学院是一个共同体,新雅书院也是一个共同体。此次访学,为我们的这类思考与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也让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近了。这或许是访学更侧面但也更深层次的意义。

上一篇:张晨慧:阿坝寻音记

下一篇:王静姝:评彭慕兰《大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