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记 > 新雅讲座
.

【开场介绍】

儒学作为中国古典文明在思想和制度上的主流,不仅仅是整个中国古代通识教育也在古代哲学教育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的思想理论和承载方式(书院)一直影响着中国古典时代乃至近现代的教育实践。在中国文明重新复兴的当下,在当前的大学教育(尤其是通识教育)中,儒学应该承担何种角色、起到何种作用?面对哲学领域的“钱学森之问”,在当前呼唤思想创新的背景下,针对当前的哲学教育的问题(当前哲学教育历史化倾向较为严重,过于强调阅读经典,缺乏哲学方法教育,不知道如何判断权威的思想是否合理或正确,二级学科之间设置不合理以及互不往来等等),我们应该如何予以改善?我们应该如何做儒学?

新雅书院作为清华大学第一所住宿制文理学院,自设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探索通识教育的形式。2023年春季学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创系主任李晨阳教授和香港中学大学哲学系系主任黄勇教授应书院邀请担任书院的“驻院学者”,开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国际哲学前沿:比较哲学视角下的儒家哲学》课程,课程取得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借李晨阳教授担任驻院学者之机,新雅书院邀请相关师生于2023年4月26日晚在书院大楼一层空间举行了“南十北·学术浪漫·惊鸿系列”第十六期以“漫谈哲学教育与通识教育:以儒学为例”为主题的漫谈交流。本次活动由新雅书院副院长张伟特老师主持。

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老师应邀为本次活动致辞。梅老师首先对李晨阳教授担任驻院学者以及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本次活动助推了书院在疫情之后打开院门,加强海内外的交流。梅老师介绍了书院组织学术浪漫系列活动的初衷。这个系列就是希望通过学术的高地上“惊鸿”一般令人无限向往的大师让学生们看见学术的浪漫,从而培养他们对学术的兴趣。梅老师指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涉及通识教育的挑战性、核心性问题:什么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该怎么做?在当前中国的语境中,去回顾我们的传统,寻找关于通识教育的新的共识,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梅赐琪老师致辞

【主题发言】

在主题发言部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驻院学者李晨阳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姚新中老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方朝晖老师,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高海波老师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活动现场照片

李晨阳老师从两方面分析了儒学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性。一方面,从大的历史文化角度来讲,儒学代表了很重要的文化传统。而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主要的文化传统,尤其是要了解儒学这种对世界文化贡献非常大的传统。所以,在通识教育中,儒学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从历史客观的角度来讲,儒学有其短处,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儒家文化传统,既要理解其正面的贡献和价值,也不能避讳其负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在价值层面上,儒学有很重要的价值需要继承和发扬。李光耀先生曾在新加坡开展儒学伦理教育运动,但失败了,因为他过于强调儒家的独特性价值,让儒学与开放社会中的其他文化传统和宗教陷入了紧张的竞争关系中。所以,我们今天宣扬的儒家价值,应该是一种人类共同价值,不能是“厚”的,而应该是“薄”的概念,要让儒学与其他文化传统形成合力。

李晨阳老师分享

姚新中老师指出,哲学教育有两方面目的:一是培养以哲学为毕生事业的学者;二是把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目前在国内,第一种导向似乎有点过了。国外哲学系一般招生人数很少,而国内哲学系则招生数量非常大。其实,哲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从事哲学研究,他们可以在各行各业实践自己学到的哲学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哲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哲学方法论训练,尤其是针对逻辑思维、批判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方面的训练。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经济学家不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中国经济学家没有良好的哲学训练基础,这或许是我们需要重新解释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的一个原因。“PPE”的第一个“P”一定是哲学,因为在我个人看来,哲学是另外两个学科的方法论基础,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问题。

姚老师认为,儒学在哲学教育和通识教育中肯定能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因为它有深厚的基础,也很广博。儒学在传统中既是一套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区分儒学、儒家、儒教三个层次。只有把三方面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对我们今天的价值。

姚新中老师分享

方朝晖老师指出,通识教育的功能应该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精神素养,不应该急功近利和追求立竿见影,而应该以长远的眼光来促进缓慢积淀。通识教育的中心问题是学科汇通,但学科之间的隔膜和障碍是根深蒂固、很难打破的。方老师生动地结合自身学术经历说明了这一点,哲学系出身的他在阴差阳错下进入历史系工作,在思想史这个哲学与历史学的交叉领域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也让他深刻地感受到哲学与历史学的范式上的差异以及学科的壁垒。他认为,突破单独学科的单一封闭是很重要的,哲学应该多向其他学科学习,其他学科也应向哲学学习。

方朝晖老师分享

高海波老师分享了自己开设有关儒家哲学的通识课程的经历。从梁启超在1923年的《治国学的两条大路》中提到两个路径——文献的学问和德性的学问——中,他认识到儒家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从“文献的学问”角度出发,在通识教育中我们不应该把儒学作为宗教式的信仰,我们既要同情和理解它,也要培养批判精神去客观地评价它,划分其中的普世价值和过时的内容。从“德性的学问”出发,在通识教育中儒学中的德性方法作为一种人生哲学或修养之学(不同西方哲学的抽象思辨性)有利于健全人格。人格包含情感、意志、理智三方面,在情感上要求我们要对人有爱心,在意志上要有韧劲,在理智上要有见识。通识教育一方面要强调思维方法、怀疑精神、知识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塑造健全人格,平衡情感、理智、意志这三方面的关系,到社会上才不会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此外,通识教育的作用应该包括“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两方面。

高海波老师分享

【师生与谈】

在师生与谈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李记芬老师,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助理教授李震老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编辑张丽丽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李丽珠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研究生毛雪婷同学,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周心仪同学,清华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简佳星同学,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本科生梁奕飞同学,清华大学日新书院本科生殷菲播同学在师生与谈环节针对四位主题发言人的发言进行了回应和分享。

活动现场照片

李记芬老师从自己的哲学类通识课程教学经历出发,指出四点观察。第一,哲学的通识教育千万不能做太专深,不能用硕士生、博士生的研究态度来教育本科生,否则效果会差强人意;第二,很多理工科学生完全不了解哲学,甚至对哲学有错误印象,因此做哲学的通识教育实际上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学生似乎对西方哲学的了解要比中国哲学的了解多得多;第四,国内哲学教育比较倾向于知识传授,采用问题意识作为导向来讲儒学是比较困难的,后者往往要涉及到西哲的研究方法。

李记芬老师分享

李震老师表示,他很认同李晨阳老师提倡的“薄”概念的儒家作为通识教育的出发点。他在新雅教学过程中发现,最后选择哲学作为专业的同学是少数,大多数同学只是把哲学(儒学)作为兴趣,希望从中了解到自己关心的东西。通识教育应该提供可以为多数学生普遍接受的知识和价值。通识教育首先要以学理为基础,不能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在高年级的哲学学习中,分析、比较是应当着重培养的能力。最后,李震老师强调,哲学通识教育天然地承担着传承文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儒家,儒学通识教育在这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李震老师分享

张丽丽老师从个人的成长和学习经历出发,指出在哲学教育中如下四点较为重要:一是逻辑论证思维的培养,比如科学哲学课程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逻辑论证习惯;二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国外的哲学课堂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能力。三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常常能让老师感到高兴和印象深刻。第四是鼓励式教育和兴趣导向式教育,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对各方面知识有基础的了解之后,再结合个人的兴趣进行拓展和延伸。

张丽丽老师分享

李丽珠老师谈论了哲学通识教育的四个学生兴趣生长点:一是在经典阅读课程中要避免单纯借助大量的繁琐注疏,可以使用丰富的影音材料引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课堂内容有现实关切性(比如涉及现实伦理困境的话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三是部分理论性的内容容易契合了学生对于哲学的想象,比如超越性的问题其实就很受学生关注;四是交叉学科的问题常常能引起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在讨论中参与进来。

李丽珠老师分享

毛雪婷同学认为,尽管关于何谓通识教育这一问题,理解各异、至今未能达成共识,但国内外的课程设计却都希望通过兼顾自然、人文与社科,从而培养出“完整的人”。大学通识课程的设计,与中学文理分科之前的教育颇为类似,因而大学的通识教育与中学文理分科之前的教育除了知识深浅的差异,究竟有何种不同?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哲学教育属于人文科学,为通识教育所不可或缺,而儒学既有哲学的一面,又因作为儒家文化圈的代表而关乎人们身份认同与心灵归属等重要问题,对每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在就业带来的专业选择导向与绩点导向的双重压力下,通识教育如何能通过兼顾自然、人文与社科三个面向,以达到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现实中,我们除了需要思想的指引,也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关怀,正是对这些困扰自己的问题的答案的追索,使我们不断地深入某一领域,自通识出发,走向专业。

毛雪婷同学分享

周心仪同学从近代以来儒家书院制的没落和抗战以降的逐步复兴出发,与各位老师共同讨论了“传统儒家书院建制究竟能为现代大学教育提供什么理论和实践资源”的问题。其次,她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认为无论是从课程考核方式还是研究生选拔方式来说,目前国内的哲学教育似乎偏重于哲学史的教育,而这种考核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贫瘠,这基本符合姚新中老师的判断。这似乎表明,目前国内第二种人才的培养确实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周心仪同学分享

简佳星同学认为,老师们都多次提到了“信仰”这个词,但触及了一个矛盾,即我们一方面说不能以儒学为信仰,对其我们要有批判思维的态度,要承认它的短处;另一方面又希望大家对哲学(儒学)有某种的“信仰”与热爱,对学术大家的某种浪漫性的“信仰”可以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甚至推进到对哲学的“信仰”。

简佳星同学分享

梁奕飞同学在新雅书院接受了通识教育,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自己对儒学的兴趣。他认为,同样的儒家经典研读课,从学生角度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接受方式。以通识课的心态听课可能学生投入时间不够多,课程中也会有一知半解的地方,但是不妨碍在课程中快速获取大量知识。而以专业课的心态上经典研读课,虽然已经有相当的知识,但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也不妨碍在细读文本中收获更多。在学习体验中,儒学同样可以不仅仅作为知识,还可以作为工夫与方法,让学生在通识教育中获得不同的收获。

梁奕飞同学分享

殷菲璠同学谈到,方朝晖老师提到的学科之间的壁垒,让她联想到去年在张伟特老师的元哲学研讨班上讨论的哲学进步问题,许多元哲学研究者提出近年来阻碍哲学进步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科之间、乃至哲学内部不同学派之间的隔绝。她认为,通识教育或许是从哲学从业者这一端打破隔绝的一种方式。接受过通识教育的哲学研究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时,其多元的知识背景总会给学科交叉与创新敞开一种可能性。

殷菲璠同学分享

【结语】

漫谈最后,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新雅书院党工组组长、副院长阮东老师做结语。阮老师首先感谢李晨阳老师以及其他各位嘉宾带来的精彩分享,今晚的活动不单增加书院的人文气息,还对我们新雅书院的通识教育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他表示在今晚的漫谈中自己收获很大,更充分地了解到儒学以及哲学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联。他指出,从自己的学科出发,物理学和哲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相通的和彼此关联的。近现代许多伟大的物理学家(如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量子论创始人玻尔等)也可以算是哲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对物理有好处,哲学的思考习惯可以激励人们对普遍承认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这往往会催生学术创新,但是物理学家不要简单地去服从哲学家,而是要自己成为哲学家。阮老师欢迎老师们以后常来新雅书院做客并指导学生。

阮东老师总结

合影

本次学术浪漫之惊鸿漫谈活动讨论十分热烈,大大超出了原定的结束时间。最后主持人张伟特老师援引几位哲学家的思想结束了今晚的哲学漫谈。哲学的价值可能在于把对话继续下去(美国哲学家罗蒂),希望未来我们能够继续就今晚的话题进一步主题化(thematisieren)后展开交流讨论,以达成一种理解上的可能性以及视阈的融合(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最后,借用《论语》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主持人表达了对各位嘉宾未来再相聚谈的期待和欢迎。

张伟特老师主持

【活动简介】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本科阶段的课外“一万小时”的育人功能,新雅从2022年秋季学期推出“学术浪漫”(惊鸿系列和Colloquium系列)、“从游”、“友朋”三大系列活动,并以新雅书院的实体所在地“南十北”楼冠名。其中,“学术浪漫”取自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阐述的“浪漫、精确、综合”的教育认知三阶段论,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多样的创造活动分享,希望可以让学习者在“知识尚不完备”的条件下产生对学科和创新的浪漫思考,启发更多可能。

“惊鸿”源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取“惊鸿一瞥”之喻,活动将邀请校内外名师专家分享学术前沿的“创造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让学习者“一瞥”惊鸿之美。惊鸿系列拟每周举行一次,按照不同学科大类主题依次开展。为提升学习效果,惊鸿系列将开设“再现”单元。鼓励学习者在“一瞥”之后,利用两周有指导的探索从浪漫走向精确,面对听众再现“惊鸿”之美。


文稿丨简佳星、周心仪

审核丨张伟特

上一篇:南十北·学术浪漫丨如何逻辑地思维 惊鸿系列第十八期举行

下一篇:南十北·学术浪漫丨货币的价值 惊鸿系列第十七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