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研 > 教学研究
.

编者按

清华大学通识荣誉课《建筑与城市文化》,是由建筑学院的王毅教授和青锋副教授合作为新雅书院开设。课程旨在使非专业学生感受、理解建筑与城市文化的魅力,体验建筑设计从理念到实现的全过程。进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提升学生审美思考的能力,挖掘自身的创作潜能,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经过7年的不断探索和建设,该课程已经形成了具有突出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受到了新雅以及其他院系同学的好评。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该课程的情况请参见专访:通识宝藏|王毅 青锋:建筑与城市文化

结合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教务处组织各课组优质通识课程教师进行交流分享,旨在搭建跨院系的通识课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通识课程质量提升。本文根据青锋、王毅两位老师在“美育课程建设研讨”专题报告会上的发言整理。

建筑与城市文化

青锋

“建筑与城市文化”课程是由新雅书院与建筑学院合作,在2015年开设的面向全校各院系同学的通识课程。2020年获评首批通识荣誉课程。课程由王毅教授与我讲授,配备了2个课程助教和2个设计助教,每年秋季学期1-16周授课,4学分,64学时。

这门课程的授课目的,是让大家体验、理解建筑与城市的丰富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动手实践,将知识转化为价值塑造的能力。之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是因为同学们每天都在建筑与城市中生活,但很多时候只是将建筑与城市作为容器,并没有意识到其中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

实际上,有很多行业都与建筑和城市有关,从政府决策、投资、管理到设计、运营和维护,同学们将来会有很多机会与建筑和城市产生关联,他们对建筑与城市的理解,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很多人,所以了解建筑与城市文化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课程内容的设定,并不是简单地介绍建筑与城市景点,而是根据三位一体的架构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同学传递建筑与城市基础知识,二是通过多元训练提升分析与设计能力,三是以创新实践的方式,让同学在作品中表达和塑造空间与美学价值。

结合这一目标,教学团队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建筑与城市的内容过于庞杂,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都有各自的建筑与城市特色,如何将这么多庞杂的内容有效地注入课程之中,还能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与价值的跨越,这需要在教学方案上进行专门设计。

01

“轻、重”结合的教学原则

我们的策略,是遵循“轻、重”结合的教学原则。“轻”是指去除专业门槛,让各个专业同学都可以无障碍地进入课程。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习兴趣,让同学觉得充实、有趣味。为此,我们准备了丰富的课程内容,采用了多元的教学模式,特意强化了鲜活的现场体验。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践训练,课程逐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先是从简单的绘图、折纸房子,逐步深入到建筑创作与表达,给予同学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通过作品创作展现他们独特的理解。

“重”的方面在于,这门课程的挑战度非常高。因为绝大部分选课同学都是非建筑专业学生,他们对建筑和城市近乎“一无所知”,但在课程结束时,他们甚至需要通过建筑创作来呈现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以及表达自己的个人特色。要实现这种跨越,对教学的深度专注以及同学的学习投入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投入了雄厚的教学资源,2个授课老师和4个助教指导30位学生。在课程中,我们安排了比较密集的实践训练,使得同学需要不断地提升能力。我们的课程作业要求也很高,主要强调基于知识的创造性阐发,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掘大家的创作潜能。同时,因为选课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院系,我们也积极鼓励他们建立跨学科思维,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课程讨论和设计表达中。

“轻”与“重”两方面的结合一直贯穿课程始终,一方面希望在十六周的课程周期内让大家稳步前进,不会感觉太过吃力,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为课程灌注了更多的内涵,希望同学们利用这个机会去迎接全新挑战,展现自己的个性与能力。7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教学原则能够有效地帮助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出色地达成课程目标。

02

多元的授课方式

在更为具体的层面,这门课程的授课方式非常多元。4学分的课时,每周有半天的上课时间。通常,我们会安排一定时长的课堂理论讲授,主要介绍建筑与城市历史、理论、文化品质以及经典案例,这部分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古代到当代,从西方到东方,从家具到城市等不同层面。在前半节的课堂讲座之后,后半节课教师会带领大家走出教室,去到建筑现场,摸着校园建筑的大理石与红砖讲解案例,让同学用身体去体验空间与场所。清华园里就有很多优秀的建筑案例,比如可以在大礼堂讲古罗马建筑、在二校门讲文艺复兴建筑、在图书馆讲历史建筑和当代建筑的和谐并存、在艺术博物馆讲当代建筑理论、在环境楼讲绿色建筑技术……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建筑资源优势,在现场边走、边讲、边听、边看、边感受,这样的教学模式带给同学们极为真切和深刻的体验,也很好地提升了课程的趣味性。

在城市文化方面,我们会带领同学到城市中去考察、分析。比如,我们会带领大家去天安门广场以及北京CBD片区,去了解北京的城市格局及其演变,理解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对城市的塑造。从去年开始,我们将参观考察扩展到了北京之外,我们带领同学去了天津蓟县,参观独乐寺辽代建筑,并且在现场讲解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特征。蓟县独乐寺也是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开展古建筑考察的起点。去年恰逢梁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们与同学们一起在艺博参观了“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并给予讲解,再结合独乐寺参观体验,让同学们对梁先生学术生涯与中国古建筑文化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

03

连贯性的实践环节

讲授之外,我们精心设计了连贯性的实践环节,培养同学动手操作的能力,逐步开启创作空间。这些训练环环相扣、逐步递进,比如我们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让同学们绘制草图、组装建筑结构部件,通过实物而不是公式去理解材料与结构的关系。另外我们还安排这些几乎从未做过模型,更别说建筑设计的同学,从体块切割开始训练模型制作手艺。实际上,做建筑从某种程度上和搭积木差不多,只是建筑模型要更加复杂,元件需要自行创制。其中一个训练,是由我们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同学们在20分钟内搭建巴黎圣母院的模型。这是为了培养大家快速制作概念模型的能力,这对后续的课程设计至关重要。

在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引入创造性的课程要求。比如其中的作业之一,是原始小屋的设计制作:让大家用三张A4纸去搭一个小屋,应当有清晰的结构体系,以及充裕的内部空间。作业提交的方式是课堂现场的冲击测试:纸质小屋需要承受一公斤重米袋在1.2米高度落下的冲击,还要保证屋里的纸片人的安全。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去理解结构、材料和空间之间的密切相关,并且去初步探索不同结构体系的表现特质。

最重要的作业是后8周完成的期末大作业:理想住宅设计。建筑设计是我们建筑学院压箱底的课程,也是建筑学最核心的内容。但是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希望去除这种专业限制,让其他专业同学也能体验建筑创作的自由与限制、趣味与艰辛、挫折与成就。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创作是实现知识、能力、价值相互贯通的最佳场所。再多的讲授与聆听,都无法取代自己去做,这就好比炒菜,看了再多的菜谱,如果不自己下厨炒两个菜,那些书面知识其实并没有真正被掌握。所以,我们特意将一个典型的建筑设计题目整合到课程之中,让同学完成从构思、设计、推敲到最终模型表现的整个过程。

在教学上面,我们也按照建筑学院的模式,给同学提供课上课下的一对一设计辅导,为每一个方案的优化提供指引。因为之前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模型制作的能力,了解和体验了大量案例,所以具备了初始能力进行方案创作和设计优化。再加上4-5次针对性设计辅导,每一个方案都能得到全面、细致、深入的发展。每次期末的成果展示,都令我们感到惊讶。很难想象这些成果都是由此前对建筑几乎一无所知的同学所完成的。它们不仅具备了常规建筑的必要元素,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体现了同学自己的设计特色,呈现了他们独特的建筑价值认同。从专业教师的角度来看,很多作品设计品质极为出色,部分突出的同学甚至能够达到建筑学专业学生水准。我们明白,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极不容易,这些同学在设计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持续的优化,吸纳和运用了大量的课程案例,并且参考了大量的课外资料,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除了设计成果之外,这些同学也在这一过程之中体验了建筑学院同学的生活方式。从精细的手工制作、到材料以及配景的搭配、再到细节与家具的刻画,这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训练。同学们当然会做得很辛苦,但他们完成之后都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完全没有设想过自己原来也可以做建筑设计,更没想过自己可以完成如此精美的建筑模型。还有一些同学因为其“非专业”背景,所做的东西反而能够跳出专业范式之外,呈现出意料之外的趣味,这也是令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的地方。每个学期末,同学会上台讲解自己的设计,是课程的高光时刻。近30位同学的各式各样的建筑模型摆在一起,非常壮观。这些各具特色的作品,让期末评图变成一个大型聚会。

04

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

回头来看看学生们一学期的改变,大家从对建筑懵懂无知的状态,到一学期结束之后能够拿出自己的一个作品,其中一些甚至能达到建筑学专业水准,这种提升是我们此前难以想象的。最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把他们在课程理论讲授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自己创作之中,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对知识最好的掌握。

除了课堂上的环节,我们在课下也为同学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去加深对城市与建筑的了解。比如我们有电影教学的环节,让大家通过看电影,比如《建筑学概论》、《大都会》去了解建筑与城市;另外还有相对比较精深的建筑历史和理论的读书小组(柏拉图小组)的持续讨论,让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深层次理论探讨。王毅老师和我最近出版的一些建筑与城市研究的书籍,也列为这个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它们都涉及大量的经典案例,我们在课上也会给大家进行讲解。

虽然这门课的目的是讲解建筑与城市的文化,但我们希望通过一种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的方式,让大家去感受建筑与城市的魅力,所以我想这也是我们整个课程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这门课程也让我们意识到了通识课程的巨大潜能,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完全可能让各个专业的同学进入建筑与城市之中,感受其价值,体会其意义。循序渐进的培育和指导,使得每一个同学的创作潜能都可以得到发掘,我们也希望他们的经历能够在将来可能的场合中给予他们助益。

建筑与城市文化

王毅

我们通识课有一个要求,“有学理深度,无学科门槛”,这个要求非常好。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感受是,“有学理深度”并不难,因为诸位基本上都是专业老师,很多老师在他所在的领域都有很深的研究,但是“无学科门槛”需要特定的教学思路和课程设计,我是有点体会的。刚才青老师说得非常好,因为我们的学生专业背景非常不同,所以要吸引他们,参与度和荣誉感在课程中特别的重要。青老师也介绍了我们采取的一些措施,这些教学方式方法都是很多年课程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的。

刚开始我们与新雅书院协作开设这门课程,我们把它定位在一个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但是后来我们尝试增加了很多实践和调研。在开课的7年中,我们收到同学们的一些反馈和诉求,同学们会有一些期待:实际上他们是希望动手制作和亲身参观的。所以我们也是逐步增加动手和参观的内容,除了利用课上时间之外,还会利用课外时间,比如利用周末去城市中心或者外地考察。刚才青老师放了一个原始小屋的模型作业,这个作业的指导我们几乎没有占用一点上课的时间,仅仅是在课堂上用20分钟做一个实验。包括刚刚提到的理想自宅的小设计,我们在课堂上只用了两周的时间进行设计辅导,但实际上在建筑学院,类似的一个设计要用8周的时间。所以说我们有大量的课外时间的教学辅导,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这个也是这门课有两位老师来共同承担教学工作的原因,因为一位老师的话教学负担有点过重了。

荣誉感、融入感和参与度是我们激发非建筑专业的同学的学科兴趣重要手段,我们也试图通过以建筑学为主的内容,培养同学审美思考的兴趣。尽管同学们花了大量的课外的时间,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课程效果比独立阅读或是单纯的课外作业的效果要好。这样带领同学们进行调研、感知理解和思考,再进入到动手创作的过程,是这门通识课程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这是我的体会。

另外,我想强调我们这门课的目的。每年我们这个课都开设,会有不少因为我们这个课而转系到建筑系的同学,好几位同学后来成为我们学院最出色的毕业生。我们当然也很高兴接受他们,但是我们这个课绝对不是以此为目的的,我也多次说过,我们这门课的目的不是培养建筑的专业人才,我们想通过这门课让同学对建筑和城市建立起自己的一个价值判断体系。我经常跟同学说:“未来你们你可能从事的工作跟建筑一点都不相关,也许你会成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会成为一个大学的校长,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城市的领导。在建设学校、建设城市的时候,如果能想起当年在清华上过这门课,能做出你的价值判断,我觉得我们这个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转自丨清华大学本科教学 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丨高质量通识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举办

下一篇:教学相长丨新雅书院2022年秋季学期助教经验分享会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