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研 > 学术科研
.

2022年12月10日,“新雅·古典学工作坊”第七期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围绕着刘晨老师的新书《凝视死亡——另一个文艺复兴》展开,刘晨老师分享了自己创造本书的心路历程,与会学者围绕本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工作坊的总策划人甘阳老师首先作开幕致辞。甘老师提到这本书脱胎于新雅书院通识课程“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最早在新雅的教学研讨交流会上,刘晨老师对课程全身心的投入和对所讲授内容发自内心的喜爱令在座的老师们印象深刻。对教学成果得以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整理编订成书表示祝贺。之后,他提到图书图版精美,与内容相得益彰,表达对三联书店工作的感谢。最后甘阳老师提出在当下这一特殊的现实环境下,与文艺复兴的背景黑死病类似,经历了三年的大疫,人们对于死亡、不确定性等问题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而中西文明在对于死亡的看法上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凝视死亡——另一个文艺复兴》这本书的出版,能够促进民众对于死亡这一根本问题的思考。

甘阳老师

接下来的报告与评议环节,由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颜荻老师主持。

颜荻老师

(一)刘晨老师主题发言

刘晨老师

应将“文艺复兴”视为一个认知问题。

首先,刘晨老师对自己的新书进行介绍和分享。在报告的开始,刘晨老师明确接下来的报告并不太想谈学术的问题,而自己的书也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但也不是一个通俗读本,期待读者在读过之后对本书的归类形成自己的判断。之后,刘老师谈到“文艺复兴”领域存在的学术生产“自产自销”的情况:虽然文艺复兴是较为小众的领域,但已建立起庞大的学科体系,尤其在西方,与之相关的学术组织与学术出版逐年增长,大约每个季度都有近百种关于文艺复兴的著作问世,但普通读者往往对其望而却步,或感觉不到去阅读这些书籍的必要。之后刘晨老师讲到自己为何要在新雅书院开设文艺复兴课程。她分享了自己在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佛罗伦萨伊塔蒂庄园)所度过的为期一年的研究经历,对每一位参加者来说,那都是一段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刚从那里离开时,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怀念。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再去回看和反思那段时光,感受到的则是焦虑,因为宝贵的精神资源难以与他人共享。刘老师认为,焦虑的本质是割裂感和孤独感,为了纾解这种孤独感,只有通过输出和传播,所以在新雅书院、北大暑校都开设了文艺复兴课程,并完成了书籍的写作。

20849C

佛罗伦萨伊塔蒂庄园: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

(Villa I Tatti, The 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Italian Renaissance Studies)

文艺复兴是一个“不曾落幕的剧场”。

刘晨老师并不十分赞同文艺复兴领域的学者们刻意地与研究对象保持距离,因为作为人文领域的学者,如果站得太远,就不“人文”了,刻意维持的学术客观反而会妨碍认知。刘老师更愿将文艺复兴比作“不曾落幕的剧场”,后来者往往将自己当作台下的观众,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能随时走上舞台与其建立联系,只有当联系建立,真正的认知才会发生。

之后,刘老师着重分享了自己认识文艺复兴的心路历程。她从最近一次在北京城里散步的经历谈起:不同于平日的车水马龙,那天街上车辆稀少,因此得以站在中轴线上细细端详鼓楼。鼓楼像一块磁铁吸引着自己走向它,霎时仿佛闯进了超现实的剧场,心魂被一点透视所展现出的对称的逻辑、冷清的理性、空间的秩序所摄;在这种感受下,想起了文艺复兴艺术家波提切利的一幅木板油画,画面上是一个清晰有序、条理分明但杳无人烟的城市广场,这种冷清和克制与文艺复兴留给人们的惯常印象中的人文光辉并不相符,那么这种神经质一般的无生机的秩序从何而来?

1E53E2

波提切利:《卢克雷齐娅之死》,木板油画

从这个问题而生发,刘老师抓住了一个文艺复兴本身的隐喻:“复兴”本有“重生”之意,但人们往往注重“生”的面向,却忽视了重生跟毁灭与死亡的紧密联系,而波提切利笔下空荡荡的城市广场,便是定格了死亡与重生交替的一瞬间——人已经离去,留下空空的舞台,而幕布仍未拉上,仿佛在邀请我们走进剧场,用自己的认知填满它。

在“不曾落幕的剧场”与一出出死亡相遇

只要追溯到14世纪中叶爆发的“黑死病”,便不难理解为何“文艺复兴”不只是重生,还与频繁的死亡相关联。翻开《十日谈》或《佛罗伦萨编年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文艺复兴斑斓的果实内部,有一只黑色的果核。除了黑死病,战乱、饥荒、气候变化都带来死亡。因此,在刘晨老师看来,文艺复兴就是在死亡的废墟上诞生的,而这是文艺复兴最深层的逻辑。“死亡”在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古代文明的消亡,二是个体生命的终结。而这两条线索也同时在书中存在,个体生命终结是显,古代文明消亡是隐。当时的艺术家们,面对消亡的古代文明和频繁发生的死亡,发出疑问:一切如何从新开始、从何开始?而之后的成就,也是从这些疑问中诞生的。

重新激活这一剧场,认识立体的文艺复兴

波提切利描绘的城市广场,给人最强烈的印象便是理性。但若固守这个印象,便等于将文艺复兴降维成一个平面。理性只是文艺复兴的一个维度,艺术家用一点透视搭建出的剧场,它的灭点像一支离弦之箭击穿扁平的表面,将我们引向纵深,吸引着我们揭开冷清的表象,重新激活这个剧场。

跟随着刘晨老师的讲述,大家重新进入剧场。剧场上正发生的一幕是“卢克雷齐娅之死”,这一幕被波提切利捕捉并描绘下来。之后,通过波提切利,刘老师引出了自己与文艺复兴的渊源:波提切利是她认识的第一位文艺复兴艺术家,初中时第一次阅读“西方美术史”课本,在黑白插图中突然出现一张彩色的,便是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为何一个美丽的女神诞生,她的表情却如此惆怅?这个疑惑直到阅读了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才得到解答:最初波提切利留下的难以言喻的印象就是“妩媚”。“妩媚”打开了自己认识文艺复兴的门,之后便以“妩媚”来欣赏波提切利的艺术,直到有一天,突然意识到用“妩媚”将波提切利看平了。这个词在中文里有丰富的内涵,难以用elegant、graceful这类英文词概括,但即使妩媚的意境如此丰富,也只是一个维度。

而波提切利的艺术同样维度丰富,他画的“卢克雷齐娅之死”,故事本身发生在古罗马,卢克雷齐娅被暴君的儿子强奸,为了守护自己的清白,卢克雷齐娅拔刀自尽。在自杀前,她要求父兄为她报仇,在她死后,男人们履行了承诺,联合平民发动起义,推翻暴君统治,建立了共和制。这个故事未见于当时的记载,而是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记录下来,现代学者倾向于认为它是虚构的。像“劫夺萨宾妇女”一样,创造这些故事是为了给古罗马改朝换代的大事增加戏剧感。革命的发生必然伴随死亡,卢克雷齐娅之死在艺术家手中不断再现,莎士比亚也为她写了一部戏剧。而波提切利的画为这一戏剧搭建了一个震撼的剧场。他创作这幅画时已年近六十,属于他的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仍抱持着坚定的宗教信仰和政治抱负。他始终相信萨沃纳罗拉修士的“共和”理想,甚至不惜将自己早年创作的神话作品投入萨氏点燃的“虚荣之火”。即便在萨氏被处绞刑之后,波提切利仍不放弃对萨氏的信仰,不管这信仰是否还经得起推敲。他横下一条心,要把“共和”的革命进行到底。在这样的情境下,他画了“卢克雷齐娅之死”,在艺术中挥洒春秋笔法,警示佛罗伦萨人要为自由而战。

当学术史的工具已经带我们走到尽头,如何再向前走?

艺术史和历史只能将后人带到那场大火之前,若是再往深处走,便需要伸展自己的想象,与艺术家发生联系,通过共情走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正如《凝视死亡——另一个文艺复兴》的封面画作,所绘人物到底是莎乐美还是犹滴,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谜,但作为观者可以培养一种与艺术家和他们笔下的人物共情的能力,当艺术史的工具失效时,这种能力可以推动我们在认知的路上再往前走一步。

“艺术史”是抵达“文艺复兴”的路径,但并不是唯一路径。

刘晨老师本人从艺术史进入文艺复兴,而艺术史与文艺复兴间是何种关系曾带来了身份焦虑。文学、哲学、古典学、艺术史、文艺复兴似乎在逼迫学者选择一个领域,而进入一个领域则意味着不能被其他领域接纳,这反映出现代学术壁垒带来的麻烦。最终刘老师找到一种回答:艺术史是抵达文艺复兴一条路径,但并非唯一路径,自己也常常从这条路径上岔出去。正如之前所提到的,文艺复兴是一个认知问题,所以无论采取何种路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认知。在学术体系中经常使用一个词语approach——进路,学术作为一个整体也是实现认知的进路,而其他的方式同样值得尝试。《凝视死亡》一书的写作便是尝试了一种不那么学术的方式,在写作时特别注意作品的可读性,先要给自己讲明白,才能让读者也理解。本着“真诚”的原则,作者完成了本书的创作。书写成之后,作者心里的读者画像也清晰起来,他们应该是一群保有自然状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读者。

3A230B

《凝视死亡》书籍封面画

《凝视死亡》开篇所引用的彼得拉克登旺图山的故事,也涉及路径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彼得拉克登山之所以非同寻常,是因为他的目的纯粹是为看风景,这在他所生活的14世纪是极为罕见的。上山路上,彼得拉克碰到一位老人,老人劝他不要爬了,爬上去也没有什么。但彼得拉克仍继续攀登,经过各种曲折,最终到达山顶,看见绝代风光。在山顶他打开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思考着时间和死亡的问题。现代学者认为彼得拉克这段经历很可能是虚构的。但它的寓言性比它的真实性更加耐人寻味,彼得拉克清楚地选定了自己的目标——认识自然和生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坚持走下来。山本身并不重要,而认知才是它的终点。刘老师由此想到学术又何尝不是一座大山,只不过在攀登的过程中并没有老人劝自己迷途知返。当攀登得筋疲力尽的时候,自己的起点和终点又是什么?终点和彼得拉克类似,也是认识自己、认识人、认识生命和世界。而起点呢?经过重新梳理,刘老师发现真正的起点其实是在学术体系之外,那就是少年时代那种自然状态的求知欲,对文艺复兴朦胧的兴趣,对生命和死亡的追问。

7B264

彼得拉克肖像

本书最早的机缘——一本讲死亡的五角丛书

刘晨老师回忆,小时候家里有一套五角丛书,其中一本叫做《人的生死之谜》,书中有个故事,讲医生和他临终的病人:医生回家路上看到不远处有一个人在烧纸,他往前走,那团火也往前,与他始终保持着距离;医生到家,接到电话,他的那位病人已经去世了。那种森森之意使人想到李贺的诗。从此生成了对死亡的一种原生态想象,后来逐渐演变成一次精神危机,因为无法理解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亡。再后来读但丁《神曲·地狱篇》,开始在文化的语境中思考死亡。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逐渐重合。在美国做建筑师时,被一位伊朗同事的问题击中:倘若没有宗教信仰,如何对待死亡?揣着这个问题来到罗马,在废墟上行走,一天夜晚来到台伯河边,拾级而上,在传说中彼得殉教的小山上眺望夜色中的罗马,意识到传统的重生叙事已无法承托文艺复兴的全部,对死亡的各种追问再次浮现——原生态的、文化的、艺术的;意识到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与死亡就是近邻,他们经历着巨大的精神危机,因此需要把种种冲突和幻灭表达出来,他们是凝视过死亡的人。

在自己动笔写书时,关于死亡的种种思考汇集起来,因此有了本书的副标题“另一个文艺复兴”。它有两个含义:第一,它不同于传统的重生叙事,而是从死亡来看待文艺复兴;第二,这是自己认识文艺复兴的经历。

(二)主题评议

在刘晨老师的分享结束后,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铮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吴功青老师进行评议。

首先由文铮老师做评议。文铮老师先就“死亡”这一母题进行分享: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艺术家们介于新旧世界的交替,在自我满足和自我克制之间循环往复,因此这段艺术史十分值得玩味。之后文铮老师讲到《凝视死亡》这本书的写作手法:不同于其他艺术史著作,这本书并不是以图像作为唯一中心,而只是一个途径,除此之外还有史料、音乐、戏剧、诗歌、文学、哲学、神学等。作者利用自己的认知和情怀,通过散文体的叙述方式,将这些内容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图和文的完美互动,而之所以能形成这种效果,关键在于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学术常规的写作方式,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吸引力。文铮老师分享了自然状态是早期人文学者的共性,而这种求知欲是把文学带出中世纪的原动力。彼得拉克在下山时,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他在新旧世界中徘徊,在寻求一种平衡,但他的内心更加偏向新世界。但丁也在寻求这种平衡,他的矛盾感相比彼得拉克更加强烈:在《神曲》中但丁让尤利西斯发现新世界,让他真正作为一个人而活着,但是最后不得不安排他葬身海底。但丁是一个特别关注社会的人,但彼得拉克不太关注他所处的社会,他鄙视自己所处的时代,他所追求的是纯粹的知识的巅峰,因此彼得拉克更是一位人性的大师,建构了后世知识分子不受干扰独立自主的范式。但是当代的知识分子面临的一个极大的困境,就是必须按照某种规范和套路来写,如果不这样则不能得到学术圈的认可,因此无论是学术还是整个文化都不是在满足自然的求知欲的需求,而是在满足某种体系的需求。因此本书的作者做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工作,不害怕讲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将知识传播出去,直面了我国通俗读物存在的被所谓的“通俗作家”所占据的问题,因此文铮老师讲述到自己从书中感受到莫大的欣慰,我们还是真正有学者在进行这样的普及通识教育,在逆流而上打破这种学术的壁垒,把自己的这种情感和心智融入到作品里面,在用自己的真实的生命体验来把握艺术的虚构。建构我们与更多读者之间的共鸣和心灵交织的桥梁。

他讲到甘阳老师是自己高中时候的偶像,“中国世界丛书”给自己带来特别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自己遗憾地发现,针对西方知识的反智倾向又开始抬头,似乎已经被解决的问题又重新成为问题,因此又回到了需要进行文化启蒙的时代。而此时面临的困难会比之前更大,因此现在十分需要像《凝视死亡》一样的普及性作品。

文铮老师

接下来吴功青老师对新书进行评议。吴老师补充了两点,第一点是刘晨老师在写作时采取了“多重视域融合”的写法,将艺术家个人的历史与作品里的历史结合,如波提切利绘制“卢克雷齐娅之死”,一方面展现波提切利的历史,另一方面借助卢克雷齐娅的故事展现古罗马的历史;同时把作品和艺术家的历史放在整个大的时代的历史中,在这背后还有刘老师自己的历史,通过一个人的眼光,将个人的历史投射于作品中,这样的写法使它不同于传统的作品,多重历史的结合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写法。第二点关注于标题“凝视死亡”中的“凝视”这一表述,“凝视”接近于西方哲学中凝思、观照这样的概念,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着还伴随着思考,使用“凝视”这个词语作为标题包含了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如何观看和沉思死亡的思考。“死亡”是自从古希腊时期就被反复思考的主题,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不同在于,那时的人们在生命意识觉醒之后,是作为一个主体在打量死亡,死亡不像中世纪那样的阴森可怕,代表着人类的罪,而是随着生命意识的壮大,人将死亡对象化,在凝视着死亡,是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最后吴老师提出了一点完善的建议,认为本书分主题进行章节写作的方式好处是非常具像化,但是最后缺失了对于文艺复兴的整体性认识,如果加上这一部分,本书可以更加完整和立体。

吴功青老师

在两位老师的评议之后,由三联书店负责本书的编辑宋林鞠老师分享图书编辑时的心得。

宋老师首先提到三联书店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奠定的风格,即重视思想性和启发性,强调人文气质和阅读的乐趣。之后宋老师谈及《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与刘晨老师新书的契合之处:198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傅雷先生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彼时傅雷在上海美专任教,这本书是为课程编写的讲义,主要围绕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讨论覆盖艺术风格、艺术家个人人格操守、时代背景、个人对于文学音乐哲学的感悟,饱含着对于美的见解和热情。在2021年冬天见到刘晨老师的大纲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受,同样是课程讲稿,同样热情洋溢,内容全面,包含两条逻辑,线性的时间逻辑和不同城市为中心的空间逻辑,也对新的问题加以讨论。但是作为图书出版方,尚有对于一位全新的作者写作的大部头文艺复兴通史是否会铺得太散的担忧。两个月后,收到刘晨老师大改后的写作大纲,题名为《亡者归来》,主旨是从死亡看重生。宋老师认为刘晨老师是一名古典意义上的作者,她将写作视为庄重的事情,直到作品有了完美的形态才将稿子交到编辑手中。之后,宋老师从编辑的角度提出本书的三个特点:一是厚积薄发、饱含巧思;二是诗性笔触,文字充满诗意,延续了文艺复兴时“Ekphrasis”的传统;三是独特的建筑师视角,本书像是一本作者搭建的建筑作品,作者带领着读者仔仔细细地在建筑中游览,详细地讲解。而编辑出版工作便是要将书的特点凸显出来,因此根据神话、宗教、世间三个大主题选择了三个不同的颜色来表现,将主题页的画作处理为照片底版的样式,意在凸显“虚构”,因为画家所画的都是虚构的死亡。而12个小主题则用黑白来表现,结合诗性的语言特点,放大了留白,方便读者随时勾画,采用了网页的排版方式来凸显文字魅力。从封面开始,不知道是犹滴还是莎乐美的画作先给读者带来一种心理触动,而不易发现的多纳泰罗的浮雕作品在向下望着标题的“凝视死亡”四个字,内封的小骷髅用幽默的方式透露出当时的人们面对死亡采取的态度。在图片尺寸上会注意不同图片的大小对比,之后是人物小传,最后有参考文献和资料汇编,读者可以进一步自己进行探索。最后宋老师特别指出,为了作者想打造的情境感,选用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纸,在阳光下可以看到这些画的笔触,同时拿在手里的分量适宜,也不会像一般铜版纸有翻动时割伤手指的风险。不是一味追求高清或色彩还原——图书印刷永远不可能还原原作的色彩,或代替你站在原作前的感受,但可以帮助作者一道作些表达。

宋林鞠编辑

(三)圆桌讨论

下一环节是圆桌讨论部分,由新雅书院熊宸老师主持。

熊宸老师

中央美术学院李军教授首先发言,李军教授为新书写了推荐语。李老师谈到,这次参加工作坊对本书产生了一个新的感受,即刘晨老师在书中通过12个主题的设置,布置了12间博物馆展厅,书似乎具有了空间的形态。而回到瓦萨里的时代,瓦萨里的书中便存在着这样的空间形态,稍显不同的是,瓦萨里根据时间的划分搭建了空间。李老师接着谈到会更加期待这12间“展厅”对应着12个月,体现一种与时间的联系,像是14、15世纪流行于法国、意大利的农事活动指导书一样。与吴功青老师的建议类似,“凝视死亡”本身应对文艺复兴的死亡做出一个新的阐释,但最终缺乏一个高潮,可以让这12个平行的“展厅”再上升一个层面。最后李老师从三联书店的“生活”、“读书”、“新知”入手,认为新书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概括,首先是“生活”,一个艺术史作家应该不仅仅是一支笔,还应该是一支行走的笔,一直行走在现场与世界邂逅相遇,将自己的体悟和感受记录下来。之后是“读书”,书中对于各个文化的相关讨论信手拈来,因此作家除了是一支行走的笔,还是一座行走的图书馆。最后是“新知”,在这一点上表示了一点点缺憾,李老师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例如Michael教授所写的“The Master of the Death”便是一本专门讨论死亡的作品,呈现了通过基督教的内在叙事来战胜死亡的态度:书的第一部分“死亡的诞生”讲亚当夏娃在伊甸园的故事,最后一章是“死亡的死亡”,关于最后审判时死者的复活。这种对于死亡的叙事,是贯穿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而新书里关于这部分的讨论则更多呈现为一种现代人的视角,如果可以纳入当时人的视角,本书可以更加完善。

李军老师

在李军老师的分享结束后,由北京大学的李溪老师进行分享。李老师作为一名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学者,带来了中西古代艺术关于死亡问题的对比视角。首先,从刘晨老师着重谈到的普桑的绘画作品《阿卡狄亚牧羊人》入手,刘老师分析了画中墓碑上的拉丁文铭文表达的含义——即使在阿卡狄亚这样的“世外桃源”也存在死亡。而从这个角度进入中国艺术,则发现其中的不同:北宋画家李成的《读碑窠石图》,画面上一位骑驴的老人在凝视着墓碑,但这里的墓碑是空白的,因为经过了久远的时间,文字已经湮灭不见。西方的艺术史家将此画看作中国的“废墟艺术”,但是李溪老师认为,这与西方的“废墟”仍然是不同的。李老师引用陶渊明的《拟挽歌辞》来解释,首先诗作中“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呈现了一种废墟的荒凉场景,而“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表达了若从千年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其最终的所归,这世间并不存在着真正的“桃花源”,所以是以一种对死亡的超越性视角来看这个世界。倪瓒的《容膝斋图》画面中没有画人,但是画中的小亭暗示着一种存在,这种存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凝视。在恽南田为倪瓒的《清閟阁印》题版中评价倪瓒的画作“傲睨万物之荣”,傲睨的意思也是观看,但不是去看一个个体生命,而是看世界的真容,这也就是经常用于形容他的画的那种“平淡天真”的感觉。最后李老师总结:中国画家喜爱画梅,而梅是“天地间踽踽独行的一种冷事”,中国艺术所持有的并不是像儒家活泼泼的生命观,但也并不是对生命悲观,并不是在寻找死亡,而是在确证自己作为存在的真性。

李溪老师讲《读碑窠石图》

最后北京大学的贺询老师带来分享。贺老师谈到本书带给自己最大的感受是深入浅出的笔法,让她联想到了吟游诗人,这本书便像是吟游诗人一样,通过如诗如画的笔触带领着对于这一领域没有太多了解的“门外汉”进入文艺复兴这一引人入胜的领域。而刘晨老师精彩的讲述方式也在教学上给自己很大启发。贺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所授课程谈到,在整个西方的艺术图像创作中存在着一个延续下来的图像制作的范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便体现了多种延续的脉络,而这也涵盖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古典时代的图像是如何被后人不断模仿、不断重复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成为新的创作源泉。之后,贺老师提到,“死亡”这一主题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普通人比之前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在中世纪“来生”这一观念让当时的人们会有一种对于快乐的彼岸的期冀,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死亡当成一个重大的事件,现世的快乐就变得更加重要。面对死亡这一终点,人们开始尽可能地在一生中去完成享乐,追求个性。最后贺老师强调了新书精美的装订和设计,这些都反映了出版方的用心和巧思。

贺询老师

最后的环节,刘晨老师对于各位老师的评议表示衷心感谢,对提到的问题进行回应,回答了工作坊观众的提问。第七期古典学工作坊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整理人:涂雯

上一篇:南十北.会饮∣新雅书院举行第五届学生器识杯大赛

下一篇:荐读丨张伟特:“我思故我在”作为智能测试标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