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老师讲话
亲爱的各位新雅书院2022届毕业生,各位家长,各位陪伴同学们最多的老师、辅导员和新雅楼服务老师,还有各位莅临典礼现场的兄弟院系领导,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书院并受甘阳前院长委托对2022届69名毕业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在过去的几年中,你们在新雅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打下了宽厚的通识基础,进入了专深的学科领域;你们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泪水,在一些项目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在另一些项目上也阶梯性地实现了“进一球,得一分,赢一次”的“宏伟”目标;你们曾经在老师的鼓励下实践人人都是天生的画家,你们的嗓音也在征服一二九的评委前一次又一次的嘶哑;你们曾经三五成群地在伦敦街头讨论古典和未来,也曾在水雾弥漫的白石坑村割草堆肥断网吃斋。你们还在新雅见证了诸多国家、学校和书院的高光时刻,在宏伟的广场红飘带前,在晶莹剔透的雪花火炬下,在响彻西操的“强国有我、请您放心”的呼喊中,到处都有你们青春洋溢的身影。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在你们的大学生涯中,竟然有超过一半的时间与一个难以捉摸的威胁相伴。你们作为第一批先行者,完整地历遍了“师与生”、“线上与线下”、“部分与全体”三个维度上八种全部可能的教学方式组合,最终出现在了今天的毕业典礼上!我祝贺你们,也深深地钦佩你们!
在这里,我还要代表书院向引领、帮助、看护你们成长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十分潇洒的甘阳前院长总是希望你们可以更潇洒一点,提醒你们“世界那么大,心胸也要大”。还有多年为院务工作亲力亲为的曹莉和赵晓力两位前副院长,以及今天获得贡献奖的前新雅书院工作委员副主任耿睿老师。要感谢在清芬园三楼请你们吃饭的班主任老师和在夜晚的东操陪你们聊天的辅导员,明明背负自己在清华工作学习的巨大压力,也要替你们卸下成长路上的重担。要感谢所有为新雅同学开课的老师和所在院系的领导,PPE和CDIE两个交叉专业的导师和合作院系,书院的同学们吃的是百家饭,感谢你们对新雅同学视同己出;共同培养出又一拨优秀的孩子,是我们亲密和真诚关系的明证。敬意还要献给新雅楼的服务老师们,你们见证和看护了这一群孩子的大学生活,多年相伴,你们知道哪一个收到的快递是期盼已久的,知道哪一次回家是刚刚经历了痛彻心扉的告别,谢谢你们日夜长情的陪伴。当然,还有此刻在线上观礼的、骄傲又有些期盼的父母,感谢几年前把孩子送到了新雅书院,也体恤你们过去几年中心情随着北京西北郊来电或者不来电的起起伏伏。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我们没有孩子还给你们了。新雅数年之后,正如你们所期盼的那样,今天不是你们的孩子毕业了,而是优秀的青年走向国家和人民期待的四面八方。
祝贺和致敬说了很多,我也想对各位即将毕业的新雅青年说几句嘱咐的话。作为刚刚上任不久的院长,在过去的两个月零七天里,我投入的最多的一项工作是在和同学们的交往中认识和理解新雅的精神特质。在新雅楼的大厅里,在紫操东操的跑道上,在北操的人造草皮上,在食堂的饭桌前,一个让我感受越来越强烈,也从内心里非常认同的特质是,新雅人可以因为内心的丰富而在世界的意见面前表现得更加笃定勇敢。
在上周的毕业生座谈会上,不止一位同学提到,因为在新雅,所以敢于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选择。这其中包括,在专业学习最重的时候真正发现对于通识课程的兴趣,毫不犹豫的坚持旁听几门硬课;在常常被认为难以跨越的文理分界面前,听从内心、不惧挑战的双向穿越;还有在本科专业学习之后,选择一个全新的交叉领域和工作方向从头开始。当然,这种笃定勇敢也包括你们经常可以用最大的主人翁精神,直指书院诸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和院务团队的老师们常常忍不住的赞叹,这样的笃定勇敢实乃我新雅培养之功绩,书院化育之光荣。
毕业在即,想到你们的笃定勇敢,我又有些担忧。既担忧你们在进入到一个不同的世界时太过笃定勇敢,不给新世界一个机会;又担忧你们离开新雅这个小世界后就失去笃定勇敢,让新世界对你们完全得手。这两种结果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这里我想给你们提出几条建议。
第一,对新世界从善如流。基于我自己曾经的经历,我猜想你们在毕业以后不短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常常想起甚至说起,“这要是在我们新雅,会怎样怎样”。让我用新雅人的笃定,给大家一个直接的提醒:在毕业以后的人生路上,不会再有第二个新雅了。所以,就让怀念新雅成为你我之间彼此珍视的思乡情结,而不要成为在新世界里限制你们的画地为牢。你们将会遇见新的人、新的事,勇于放下基于过去经验的笃定勇敢,既是给世界一个机会,也是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内心丰富的从善如流。
第二,跳出外界评价。对于新世界的从善如流,绝不意味着我建议大家向世界低头。需要秩序的世界,总是不断地内生出各式各样评价之网,然后试图让每一个人都攀爬其上。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如果无法度量,也就无法管理;这句话如果反过来说,那就是这个世界因为要管理你,所以才会对你进行各样的度量和评价。我当然乐见你们未来在各样的评价中获得配得上你们努力的位置,但是我也希望你们还时常有勇气直面外界评价的虚妄。我记得有一次周五的接待时间,你们中的一位女生约我聊新雅男篮的发展。她一上来的自我介绍是,老师,我是新雅男篮的经理人。我颇有些诧异,问她,这是个什么职务?有没有官方的名号,对应什么级别?她告诉我,就是因为喜欢参加,所以就慢慢的约定俗成。我很钦佩这位因为喜欢就去做的经理人的努力。你们未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那些你们可以写到简历里的外部评价结果;然而,你们未来生活的意义,一定离不开那些明知写不到简历里也要去做的喜欢。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证明,这个世界尚未对你完全得手。
第三,永葆他者之心。在个人和世界的双向关系之外,我还建议你们常常对自己和世界保有“他者”之心。我在读柏拉图《菲多篇》的时候,非常为一句话着迷,前后反复读了很多遍。在这篇记录哲人之死的对话中,柏拉图借菲多之口介绍了在场的人,非常神奇的是,菲多介绍到最后,说了一句,“不过柏拉图没在,我想他是病了”。你仔细地想,这实在是很酷。有人说,之所以柏拉图要制造自己不在场的证明,是因为他在文字里都不愿意去直面失去老师的悲伤;我反复思考,觉得未必一定如此。我怀疑另一种可能是柏拉图不希望自己像阿波或者菲多那样控制不住自己的悲欣交集,而主动选择用“他者”之心来记述下苏格拉底留给世界最后的精彩。我也希望,在你们的笃定勇敢之中,为自我审视的“他者”之心留下空间。因为是否进行过自我审视甚至自我怀疑,可能就是笃定勇敢和盲目鲁莽二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
关于如何和这个矛盾的世界相处的说教,我想我应该要停在这里了。几周以前,有一个同学给我写邮件,说,梅老师,你不能用一个四十多岁的人的清醒来要求一个二十岁的人不迷茫。读到以后,人间清醒。当然,这位同学说得也不完全对,在复杂的世界面前,四十多岁其实也不足以让人完全地、清醒地笃定勇敢。所以,作为一个四十多岁里也常常迷茫的院长,在送别你们的时刻,我希望你们顺利,却不打算祝你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以你们选择的人生难度系数而言,前程不可能似锦;一帆不可能风顺。我祝你们前程远大,一帆高悬。因为,我对你们有最坚强的信心,无论遇到如何的挑战,陷入怎样的迷茫,新雅人的笃定勇敢必将引领你们走向光辉的彼岸。
最后还有两个请求,第一请你们继续,继续作为永远的新雅人为书院建设提出意见和想法,第二也请你们放心,书院是一代又一代新雅人的精神家园,我们一定一起把她传承建设好。再次祝贺大家!记得常回家看看!

毕业典礼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