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聚焦 > 实践游学
.

编者按

8月6日至8月15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犹太文明溯源·以色列实践支队”前往以色列进行为期九天的社会实践。这是疫情开放后全国第一个前往以色列的本科生考察团,由来自PPE、经济与金融、自动化、社会学、心理学、软件工程、法学、人类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10名本科生组成。支队成员从特拉维夫出发,先后参访了特拉维夫-雅法、提比利亚、耶路撒冷等多个城市。从欣赏自然风光、市井风情,到考察现实生活、当代政治、创新科技,并探究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支队成员依托新雅书院开设的《犹太文明》课程,从以色列的景与情、意与形、古与今、痛与通出发,展开一场极具丰富性和深刻性的探索之旅。


从自然风光走到市井风情

从探寻文明传统到走近现实生活

从了解犹太民族的创伤历史

到感悟未来的创新科技

清华新雅书院社会实践

赴以色列溯源犹太文明

1、景与情 · 自然风光与市井风情

在以色列的九天里,支队师生走过山川湖海,也走过闹市街头;看过耶路撒冷老城中两千年前的历史古迹,也看过VR世界里瑰丽奇幻的创新世界。在雅法古城穿过古老的石头小巷,在马萨达国家公园欣赏烈日下的宫殿遗址,死海漂浮、地中海岸落日、加利利湖游船让支队师生尽览以色列自然风光。在宏伟的马萨达遗址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犹太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他们历史之辉煌悲壮。站在山上,极目远眺尽是一片灰黄,但是在黄土之中,是古老的犹太民族曾经存在过的证明,一片片断垣残壁、极具智慧的供水系统,都在诉说着几千年前这里的繁华与生机。

除了各种各样的自然风光,支队成员还深入当地城市,在市集中感受犹太人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在交流中了解他们不同于中国的生活方式和成长轨迹,在轻轨上窥见这个国家迅速发展的前行力量。在提比利亚,我们见证了犹太民众的包容与友好。无论是在加利利湖的游船上,还是在夜市的街头,犹太人们用着不太熟练的英语同我们交流,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好奇心充足的民族。尽管可能言不达意,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个夜晚也就此成为我们旅途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我们也遇到了几位操着流利英语的犹太青少年,他们对英文交流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我们在一起讨论中犹文明的相通与相异之处,谈论生育、宗教、政治……他们的知识、观点和涵养都让我们对犹太青年一代的面貌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脱离抽象的宏大叙事,具体的小民生活才是历史、宗教、政治等宽泛概念的落足点。我们在旅途中经历的无数个市井碎片,共同构筑这个历史厚重、教派交杂、政治敏感的中东国家在我们眼中的形象。

2、意与形 · 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

在这场文明寻踪之旅中,历史和宗教遗迹是我们探访的重头戏。在几千年前,古老的犹太民族创造了众多奇迹,尽管大多风化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但留下的一段墙壁、几块砖瓦,就足够我们品味和追溯。在耶路撒冷老城,师生们来到西墙,见证信徒的虔诚祈祷;走过苦路十四站,目睹朝圣者的苦行。老城的街巷有现代风格的市民,也有穿着宗教传统服饰的信仰者,入口处还有身着军装、拿着枪的士兵。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耶路撒冷老城和谐共存,各行其是、互相尊重。身为异乡人,我们默默观察着各个宗教相遇却不相交的现实生活轨迹,也在自己的旅途中不断发问,究竟是什么驱使着信徒们前赴后继来到这座城市?当他们面对西墙的时候,或者当基督徒走进传说中耶稣受难的教堂之时,他们看到的、所想的和我们究竟又有什么不同?思考,是我们旅途的主旋律,也是促使我们走进以色列、和犹太民众交流的源动力。

“对以色列人来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创造一种世俗文化。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让传统参与进来?”特拉维夫大学的Rona Yona老师在访谈中说。确实,世俗和宗教的矛盾构成了当前以色列社会的主要问题。世俗是国家和民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传统和宗教又是一个民族身份与历史认同的必要特征,这二者究竟如何能够共存?其实,这不仅仅是以色列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国家面临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以色列社会当前的宗教人士生活现状,支队成员走进“Kehillat Yedidya”犹太社区,与犹太家庭共度安息日,探究传统宗教习俗如何落地于现实生活。

这是一个自称“modern orthodox(现代正统)”的犹太社区。安息日礼拜仍然是男女分开,但是礼拜时经文的领读也能由女性担任。可以说,这个社区就展现了一种世俗和传统融合的可能性。对戒律的遵守使得他们得以维持宗教性,而对现代生活的接纳却又体现出平稳解决宗教与世俗矛盾的新的可能性。

安息日礼拜结束后,支队师生分组被四个犹太家庭接待。大家品尝葡萄酒和哈拉面包,和犹太家庭一起念经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的安息日的晚餐。在晚餐中,我们和犹太家庭讨论了诸如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以色列政局、生育观念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家庭还对中国的生育政策和文化传统等十分感兴趣,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即使是高度世俗化的犹太人,也会参加安息日等传统仪式,庆祝一些重要的犹太节日,这是犹太民族认同的重要体现。

但同时,现代化的道路也没有停止,人们正常工作,倡导平等,思想也在不断进步和开放,法律兼顾现代理性与文化传统。这是所有支队成员共同见证的,也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之一。

3、古与今 · 历史渊源与当代政治

犹太教是最古老的神信仰宗教之一。这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说历尽辉煌与坎坷的历史构成了犹太民族的文明底色,那么在建立以色列这一民族国家之后,政治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犹太人日常生活与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支队师生穿过拱顶的街巷、静谧的墓园,在鼎沸的人声、丰富的馆藏、动人的故事之中寻找历史的印痕,寻找群体认同由何而来;也进入当代政治场所,了解以色列外交、制度与法律,在民主的外衣下探寻犹太复国主义给以色列国家与民众带来的真实影响。

犹太民族博物馆 · ANU-Museum of the Jewish People

犹太民族博物馆位于特拉维夫大学内,展示了犹太民族历史和文化以及生活形态,收藏了很多反映犹太生活的珍品以及各种详细的资料,特别是汇集了各个时期、世界各地的犹太会堂的精巧模型。在这里,支队成员了解犹太人的生活细节和生存状态,打破对犹太民族的平面化认知。

辛德勒墓地 · Oscar Schindler's Grave

今年是《辛德勒的名单》全球首映三十周年。这部电影在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犹太文明》课程开展期间进行了全校规模的放映。在墓前,我们为这位拯救1100名犹太人的英雄哀悼。我们用了犹太人的凭吊方式——在墓碑上放石头,来表达敬意。

在感受历史之外,支队成员还积极了解以色列政治形态和外交政策。基于历史和传统联系,世世代代的犹太人为加强他们与古老家园的联系一直奋斗不息。支队师生前往本古里安故居、拉宾广场、国家公墓、伯利恒等地参观考察,并前往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以色列国会大厦、犹太事务总署交流学习。

中国大使馆 · The Chinese Embassy in Israel

抵达以色列第一天,支队即前往位于特拉维夫的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进行访谈学习,蔡润大使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流。蔡大使从“对以色列的印象”和“中以关系”两个部分向同学们进行了介绍,并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使馆给予了这次实践切实的关心。蔡大使叮嘱同学们注意出行安全,文化教育处的老师提供了自始至终的行程指导,让初来乍到的同学们感受到了满满的亲切感。通过交流,支队成员对以色列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回望过去,犹太文明薪火相传;展望未来,中以关系创新共赢。

国会大厦 · Parliament of Israel

行程第八天上午,支队师生前往以色列国会大厦。国会大厦是以色列议会所在地。议会(Knesset)是以色列立法机构,实施一院制,由120名议员组成。Knesset意为“大聚会”,是沿袭公元前6世纪犹太人代议机构的希伯来语称谓。议会活动地点两度搬迁,现位于国会大厦。

支队成员参观了国会大厦内的独立宣言复制品、夏加尔画作、各国礼物等,并了解议会公开透明的投票方式、管理制度。

犹太事务总署 · The Jewish Agency

当天中午,支队师生前往犹太事务总署考察学习。总署接待的老师为同学们介绍犹太事务总署的职能,并解答同学们宗教和世俗生活如何平衡等疑惑。犹太事务总署在以色列建国以前负责执行世界锡安主义组织的复国方案,如今属于犹太人国际组织,为Aliyah(犹太回归)提供全球框架,确保全球犹太人的安全,加强犹太民族意识,将犹太人与以色列彼此联系起来。此外,犹太事务总署职责还包括战争地区撤侨。同学们在犹太事务总署见到了俄乌冲突时指挥帮助犹太人、义人等撤离的房间。

伯利恒 · Bethlehem

伯利恒(Bethlehem) ,巴勒斯坦南部城市,由于是耶稣的出生地而闻名世界,每年吸引全球数百万基督徒前来朝圣。以色列控制着伯利恒的进出口,而它的日常行政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管理。

伯利恒的难民营中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留下的巴勒斯坦难民。以色列在伯利恒修建巴以隔离墙,隔离墙上布满鲜艳的涂鸦。涂鸦内容包括特朗普的头像、描绘被战争破坏的幸福生活、追求和平的号召等。支队师生在这个巴以冲突的聚焦点感悟政治的风云际会与和平的来之不易。

4、痛与通 · 创伤苦难与创新科技

The Holocaust Trauma and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你好!”“I like China!”走在热闹的街道上,支队师生时常收到异国朋友这样的热情问候。他们自信、乐观、笑容明亮,脸上丝毫不见那段血泪交杂、流离失所的历史的悲惨痕迹。

但纳粹屠犹真实地发生过。何谓纳粹屠犹(Holocaust)?根据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的定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及其帮凶共杀害了大约六百万名犹太人,这种有组织的、官僚的、国家支持的迫害和谋杀活动被称为纳粹屠犹。

支队成员参观了著名的以色列犹太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也前往犹太索赔组织进行了参访,对大屠杀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以色列犹太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 Yad Vashem

在以色列犹太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支队师生聆听遇害者、幸存者、旁观者、施以援手者的故事。在种族清洗下犹太人遭受纳粹的杀害和乡邻的歧视,特制的标识将他们孤立出来;集中营中的毒气谋杀、海滩边的集体枪杀、不由分说的劫掠迫害……大屠杀记忆是盖满阴翳的漆黑天空,即使有合力反抗德国士兵的尝试,也难以拨云除雾。在幸存者的讲述中,那段没有希望和出路的岁月虽已蒙尘但伤痛犹在。

参观之后,同学们前往纳粹屠犹教育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 for Holocaust Studies)交流。“我们每天用13种语言工作。”负责人Richelle女士说。同学们问及大屠杀教育的意义问题,她表示从主要新闻媒体到研究,都存在着对大屠杀信息的扭曲、否认和滥用,这带来了教育问题。“重要的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唯有直面大屠杀历史,铭记这场惨痛的教训,才能避免种族清洗的惨剧再次发生。

犹太索赔组织 · Conference on Jewish Material Claims Against Germany

犹太索赔组织(Conference on Jewish Material Claims Against Germany)建立于1951年,旨在协助纳粹大屠杀幸存者获得赔偿,同时为维护大屠杀幸存者的尊严与生活做出努力。在大多数幸存者步入晚年的今天,组织也会对他们提供医疗帮助。同学们第一次从政治和国际关系出发看待大屠杀,并认识到这是德国应当直面和承担的责任,这份赔偿不仅关乎经济支持,也是对逝者的致歉,对生者伤痛的慰藉、自尊的弥补。组织的Andrea主任接待了我们,而在这里,支队师生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居住在附近、已有90多岁高龄的幸存者Maya Pechanski,她同时也是犹太索赔组织的一名志愿者。“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结束自己的生命,二是完整圆满地活下去。”这是她对昔日创伤的态度。

Prof. Dr. Yehuda Bauer

在杨梦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幸拜访了Prof. Dr. Yehuda Bauer,听这位已经97岁的以色列国家院士讲解大屠杀的历史。教授曾参加过独立战争,在大屠杀和防止种族灭绝领域的工作成果卓著。他讲到,反犹主义千年不衰,甚至比《圣经》都要悠久,它的基础是犹太人与众不同。二战时期纳粹发起大屠杀也并不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的原因,而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这不是为了帮助德国争取战争的胜利,而是一场彻底的种族屠杀。大屠杀研究最重要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大屠杀再次发生。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向院士提问,了解到他辗转多国、靠制作假身份证在法国谋生等人生经历后,不禁感叹个人命运像水滴一般,在时代的浪潮中被裹挟着奔流。

Chana Persoff

杨梦老师邀请Chana Persoff和她的丈夫与支队共进晚餐。Chana是一名上海犹太难民后裔,1939年二战爆发,她的父母坐船辗转离开犹太人深受迫害到波兰,最终抵达了不需要签证的上海。他们在上海结婚并生下了她,Chana还为我们展示了父亲的中国身份证明(作为一名犹太教师)、父母的结婚照以及她在中国出生的健康证明等。直到1947年,她的父母离开上海,她最终又回到了建国后的以色列,在这里定居。历史的字句在亲历者的讲述中无比鲜活,跨越整个亚洲的联结让我们备受触动。她和丈夫送给同学们一袋巧克力作为礼物,让同学们更加感念这次难得的相遇。

我们听到很多犹太人说,犹太人重视生命,他们想要生活。重视生命是犹太宗教的古老原则。生命不只是活着,更是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因此他们选择走出伤痛,尽力欢笑,在这片干旱少雨地土地上尽最大努力好好活。于是,他们发明滴灌技术、研发植物品种,就有了特拉维夫绿植遍地。犹太民族背负着生存的压力和想要活下去的信念,迸发了强大的创造力,在医疗、通讯、农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领域都有丰富的成果。

以色列是全球高新技术重要来源地之一。以色列有六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两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及无数的发明和创业家。支队师生走进各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了解以色列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情况,探究以色列科技创新强大之源。

特拉维夫大学 · Tel Aviv University

特拉维夫大学是以色列规模最大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重视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同学们在校园内漫步,了解到特拉维夫大学是以色列首台超级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地。它还是以色列最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参与超过5000个创新项目,涉足传统学科和前沿领域如包括生物信息学和纳米技术等。校园内有Sholem Aleichem的塑像,他的意第绪语作品《卖牛奶的台维》被改编成百老汇著名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

Prof. Dr. Rona Yona

在特拉维夫大学国际部Lisi Feng老师的帮助下,支队有幸参与两场讲座,在讨论和交流中增进对犹太文明的深入理解。Prof. Dr. Rona Yona首先为同学们做讲座。她是研究以色列和欧洲劳工以及犹太民族主义的文化历史学家。她向同学们分享以色列现代科技的成就,如以色列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五台计算机之一。“科学界是创造力的源泉”,她说,还在建设和高速发展中的以色列是一座充满未知和创造的神奇花园。此外,她还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历,比如家族历史、服兵役的经历等,让同学们对以色列的犹太文明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Prof. Dr. Meir Litvak

Prof. Dr. Meir Litvak是第二位为支队师生做讲座的教授。他向我们介绍了犹太人的特点是积极学习、乐于提问、善于辩论,而且喜欢用文字记录历史,这些特点造就了犹太人独特的民族性格。犹太人的社区生活也种下了一种集体认同,在面对历史和那些共同记忆的时候,他们“感觉到了自己”。同时,以色列当前也面临着一些危机,如土地面积较小、人口较少、周围国际形势复杂等,可能会在未来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教授为此担忧,也引发我们的更多思考。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是犹太民族的第一所大学,共有过15位诺贝尔奖得主、2位菲尔兹奖得主、3位图灵奖得主。一位热情的学生带同学们讲解校园,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与这座学府的渊源。走过名人墙、毕业典礼广场、水边隧道,同学们在希伯来大学各个打卡点合影,惊叹于希伯来大学历史之悠久、风景之优美。学校的国际部老师还为同学们介绍了希伯来大学的课程和科研项目。

佩雷斯和平和创新中心 · Peres Center for Peace and Innovation

在行程最后一天,同学们来到了佩雷斯和平和创新中心。创新中心通过以色列创新成就时间表、以色列创新博览会、灵感全息图等向同学们介绍以色列科技创新成就,从农业、用水、信息、医疗等多个行业展示了尖端技术。同学们还参观了佩雷斯总统的办公室,了解佩雷斯推动创新中心建立的初心。体验VR未来之旅则是其中最有趣的部分,逼真的场景、有趣的交互,展现了以色列人对未来世界的构想。

犹太索赔组织的工作人员说,以色列是一个“crazy”的国度。以色列人站在橄榄树下,背后是颠沛流离和残酷历史,眼前是冒险、创新和欣欣向荣。犹太民族的坚韧经历了大流散、大屠杀的考验,反复的战争、恐怖主义袭击未能使以色列倒下,反而催化了以色列的的蓬勃发展。

面对狭窄的土地和相对恶劣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生存是以色列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寻求活下去的方法,他们不断应对挑战、构思对策。保卫和建设国家是以色列青年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被赋予了权力,20岁左右的人,做着美国40岁的人所做的工作。”Dr. Rona Yona在座谈中提到。在二十岁即接触国防核心军事力量,是对责任感和思考能力的双重锻炼。或许正是不曾停止的思考,使得“两个犹太人争论,会有三种观点”,也让以色列人在创新领域居于前列。

5、思与悟:新雅人在以色列

“如今离开以色列也有半个月了。8月30日是中国的中元节,北京的街边有星星点点的火堆,纸灰的味道渐渐弥散开;我突然就想起了安息日那晚耶路撒冷的月色。中国人年复一年地燃烧思念带亲人回家,正如把祖母的旧照挂在玄关处、铭记着回到以色列前四处辗转的家族史的犹太家庭,周复一周地在黑夜迎接安息日的月光。可能正是因为稳定的安居对犹太人而言并不容易,他们更重视保留信仰和习俗的火种;于是三千年后的日落,依然能停止都市的喧嚣,为耶路撒冷带来安宁的幸福。

“信仰总是先融进生活,再融进生命;先成为习俗,后成为历史。”

——新雅书院2020级本科生 刘思羽

“离开以色列之后,‘生命之树’的意象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在这片干旱燥热、了无生机的土地上诞生国家、复兴文化,是顽强生命力的奇迹。人们在这里生存发展,如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热爱创造。这里并不是战火纷飞、极端狂热的野蛮之地,善良可爱的人们在这里宁静生活。”

——新雅书院2021级本科生 孙小康

“面对狭窄的土地和相对恶劣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生存是以色列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活下去的方法不是不言自明的,他们需要不断地应对挑战、构思对策,保卫和建设国家是以色列青年必须承担的责任。或许正是不曾停止的思考,让以色列人在创新领域居于前列,也使得‘两个犹太人争论,会有三种观点’。以色列人背负着生存的压力和想要活下去的信念,迸发了强大的创造力,在医疗、通讯、农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领域都有丰富的成果。

“在耶路撒冷老城的一家画廊,我看到了一位以色列艺术家的一件泥塑,他捏了一个右手提枪左手背包的以色列青年,用的是黄色的陶土。它就像是以色列青年的写照。”

——新雅书院2019级本科生 鲁方裕

“正如与我们交谈的几位犹太人所表达的一样,以色列的政局目前就好像一辆脱轨的列车,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前进向何方。以色列国家内部的裂痕不是简单的宗教问题抑或是民族问题,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也是和平与战争的选择问题。无论以色列是如现在的执政政府所期望一般秉持锡安主义的理念建立犹太国,还是与巴勒斯坦妥协以实现和平,可以确定的是,这中间都必定要经历外部或者内部的纷争,而和平尚且遥远。”

——新雅书院2020级本科生 李瑾文

“在以色列北部的小城提比利亚,我在喧闹的夜市里遇到了一个13岁的犹太小姑娘。我们用英语聊学校,聊犹太律法,聊犹太传统节日。她说自己‘信仰上帝’(believe in God),在被问到妈妈生育这么多孩子会不会损害健康时,会回答‘God bless her’;但同时,在我问到如何看待以色列其他群体,比如阿拉伯人和那些世俗的犹太人时,她沉吟了一会儿,说道:‘I think everyone can do what they like.’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多元的国家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永远存在,宗教派与世俗派或许永远也无法在一些重大事项上达成一致,理想中的“共同精神基础”可能也永远难以重建。但是,从小姑娘言语中流露的尊重与包容,还是给了我莫大的希望。只要彼此尊重,不放弃相互理解,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就有实现的基础。无论如何,希望尊重与包容的种子能在以色列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上播撒,在各族群、各派别的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新雅书院2021级本科生 张译天

上一篇:新雅海外实践2023 | 探究时代的大问题: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本科生在英国LSE访学

下一篇:新雅海外实践2023丨探索欧洲设计:新雅书院CDIE专业 2023年海外专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