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聚焦 > 书院聚谈
.

校友聚谈现场

四月的清华园里,草长莺飞、春光满园,清华大学迎来了113岁的生日。值此校庆之际,新雅书院举行了2024年校友聚谈暨校友招待会,热情迎接校友们重归母校。近二十位校友欢聚一堂,在轻松的聚会中分享着各自在不同领域的经历与洞见,就通识教育的价值和收获展开深入的探讨。在美食的陪伴下,大家相聚南十北、共话新雅情!

活动现场

P1 院长致辞

活动伊始,梅赐琪院长代表书院致辞。梅老师首先向远道而来的新雅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他们长期以来对新雅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接着,梅院长通过“不变”和“变化”两个关键词回顾了新雅书院十年来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新雅始终“不变”的是南十北那如家般的温暖,始终散发并传承着新雅独特的基因,这是书院不变的初心与使命;另一方面,新雅也秉持着传承创新的理念,陆续推出了“书院一万小时”、“一事”计划等系列活动,持续打造和探索新雅特色的书院制教育新模式。此外,书院新开设了全新的交叉专业(心理、脑与认知,英文简称:MBM),逐步构建并完善了以“价值与共识”为核心,以“逻辑与理性”、“文明与历史”、“文艺与审美”为三大支柱的通识课程体系。展望未来,新雅即将迎来十周年院庆之际,梅院长提出了对于新雅书院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并希望各位校友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新雅未来的建设之中,共同探索书院制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新思想、新路径和新方法,共同助力新雅书院未来的建设与发展。

梅赐琪院长致辞

P2 嘉宾致辞

聚谈现场

本次校友日活动的两位嘉宾——2024年春季学期驻院学者袁鹤翔老师和陈艳姜老师也都表达了重返新雅的喜悦之情。袁鹤翔老师对新雅学子的好学精神赞不绝口,他深情回忆了在新雅书院度过的美好时光,认为这里是他教育生涯中难以忘怀的地方;陈艳姜老师表示,她与新雅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情感联系。她赞扬新雅的学生不仅学业优秀,而且懂得感恩和回馈老师。因此,她与新雅的同学们结下了十分珍贵的师生情缘。最后,袁老师和陈老师向书院赠送了书籍,并表达了对新雅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袁鹤翔老师

陈艳姜老师赠书

P3 校友交流

“一起吃饭”作为书院制教育生活面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新雅人共同的美好记忆。在这场欢盛宴中,校友们一边品味美食,一边分享着在新雅的成长感悟与深厚情感。大家最多谈到的就是新雅共同体,校友们分享了各自在新雅书院学习生活的个人经历,共同交织成为新雅共同的记忆。新雅书院逐渐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同时也提供了与不同专业同学深入交流和建立长久友谊的平台;就通识教育而言,大家认为新雅的通识教育对个人成长和价值观塑造的深远影响,不仅提供了广泛的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跨学科交流能力以及独特的人文精神;在展望未来发展时,校友们希望新雅能够坚定传承和创新新雅的通识教育理念,期待新雅能够继续作为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学习社区,为更多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现场交流

交流结束后,副院长张伟特老师讲述了他与新雅书院共同成长、共同奋斗的经历,以及在探索书院制教育的过程中对他的深刻影响。在与新雅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见证了学生的成长,也同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最后,张老师特别感谢校友们对于书院的帮助和支持,希望大家共同把新雅的精神和使命一直传承下去;新雅学生工作组组长张元哲老师回顾了自己在新雅书院的工作历程,他非常感谢新雅在教育理念和思想层面给予他的启迪,也十分珍视与同学们之间建立的深厚的师生情、同事情和朋友情。最后,二位老师表达了对新雅未来的美好祝愿并欢迎校友们常回新雅,共同为书院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

张伟特老师

张元哲老师

岁月流转,但那份深厚的情谊却历久弥新。师生们举杯共饮、欢声笑语,时隔一年再聚首,他们携手展望新雅书院未来的美好愿景。新雅书院始终敞开怀抱,欢迎各位校友常回家看看,期待与他们再度欢聚的美好时光。

梅院长与校友参观

合影留念

文字、图片丨张光耀

审核丨张伟特


上一篇:南十北·聚谈 第十期丨“读书与生活”——南十北·聚谈第十期举行

下一篇:南十北·聚谈 第八期丨“去玩:像异乡人一样”——南十北·聚谈第八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