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此刻 > 正文
.

聚谈现场

新雅朗读间

有人说园子里没有“可以一个人哭”的地方。5月23日,新雅朗读间(Meditation Room)正式启用。独处、隔音、有绿植、可以一个人哭或者放声歌唱的空间,会给人带来怎样不同的感受?走出教室和宿舍,“公园20分钟效应”是否真的存在?朗读间启动仪式上,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老师邀请建筑学院景观学系郑晓笛老师、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阎博老师等嘉宾和二十余名新雅院内外师生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如何能使新雅朗读间更好地发挥功能,成为同学们学习生活的调节空间;从朗读间的绿植墙出发,我们如何从自然和景观中汲取力量?

梅赐琪老师主持

聚谈现场

阎博老师结合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的实践经验提出:若动,朗读间可供同学们唱歌,假使能够带上表达自身感受的动作,会对同学们的心理疏解更有帮助;若静,同学们可以在朗读间进行正念冥想(mindfulness),感知当下。正如植物不是单纯地向上生长,我们的成长也绝非线性,某种暂停、某种悬置不仅是健康的,更是必须的。日常的工作、目标、计划如石头,稳固而沉重,必得有流水贯穿其间,生活的景观才能鲜活起来;在大学中习得紧张和放松之间的平衡,也将为同学们步入社会后调节身心打下基础。

阎博老师分享

郑晓笛老师结合朗读间的功能表示:对同学们来说,“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帮助”的勇气至关重要,跌倒了能马上爬起的能力是同学们需要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在有需要时,到“不一样”的空间环境下进行疏解与调节,对同学们的成长颇有益处。郑老师也从专业角度对“公园20分钟效应”进行了解释。除了公园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等物质因素,“公园20分钟效应”背后是“亲自然假说”和“注意力恢复理论”——自然带来的未知所能激发的强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吸引我们的非自主注意力,使得本身的自主注意力能够得到恢复。郑老师更鼓励同学们看淡“20分钟效应”背后的目的性,让公园和自然提醒着我们“作为人”的存在。

郑晓笛老师分享

公管学院方曼老师与在职学习的蒋宜安同学则表示,朗读间是一个很特别的设置。结合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两位都提到,成人世界里更需要主动地为自己开辟个人的空间:戴上耳机走一段路,或站在窗边望望风。寻求帮助,“框出自留地”,可能是避免被工具化的重要手段。新雅书院2021级的龙际丞则提到了“一个人的空间”的必要性,也谈到了朗读间在使用时隐蔽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新雅书院2022级王政钧则对指出,除了“一个人”的空间,还可以培育一些团体自发成长的环境;同时,还应该特别重视遇到心理问题时的“耻感”现象。梅老师与阎博老师还就在朗读间开展专业小型团体咨询活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方曼老师分享

关于情感的私密与表达的公共、个体的自发与制度的引导,南十北b106作为朗读间的重生不是这些讨论的结束,而是开始;创造不同成长的环境推动完整的人长出,朗读间不是全部,而是“一切皆有可能”的起点。

聚谈现场

“南十北·聚谈”是新雅“书院一万小时”体系从游计划中的核心系列活动之一。师生均可就特定大学学习和生活议题提出倡议,展开聚会讨论。活动旨在推动书院同学对于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深度思考,并进而带来主动性的适应和改变。

文字丨陈诺

图片、编辑丨张煜 张光耀

审核丨张伟特

上一篇:党建丨新雅书院与饮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党团共建迎端午,师生同聚庆佳节”主题活动

下一篇:新雅MBM丨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和新雅书院成立MBM教学委员会并召开第一届学生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