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育 > 美·艺术熏陶
.

李睦老师(新百年教学成就奖获得者)与同学们在新雅画室

星期五下午两点,新雅书院的地下画室里,几张桌子依次排开,上面摆放着花瓶、橘子、老式座钟等各种摆件。学生们围坐在桌前专注作画,李睦老师在他们身后,不时讲解评论。

这是新雅书院通识课程《艺术的启示》的课堂。授课教师李睦表示,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致力于让学生培养新的思考习惯,打破固有的理性思维局限,在艺术中让感知力“觉醒”。“这种觉醒很重要,它关系到我们能否打通知识与心灵之间的通道,只有感知力的觉醒,我们的理性知识才能激活,我们的生命才能发光”。迄今为止,李睦教授为清华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已有十余载,为了表彰他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突出贡献,清华大学授予他“新百年教学成就奖”。

做艺术类通识教育的先行者

十几年前,在一门全校性选修课上,李睦扛着一箱子苹果,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让他们当场用笔描绘出自己面前那个苹果。大部分人的作品都是一样的圆形,而李睦告诉他们,苹果是“梯形”的,这是一种广义的“梯形”,指的是每一个苹果都有形状上的方向和大小,也有自己的“性格”——这是李睦在清华讲授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开始。

李睦老师在“艺术的启示”课堂上给同学们评图

2015年,《艺术的启示》课程开设,授课对象是新雅书院的本科生,作为清华美院第一个走上新雅书院课堂的教师,通识教育吸引着他,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挑战。“开始上全校的素质教育选修课时,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同学们所特有的‘知识化’、‘绝对化’状态,他们太完美、太理性了。我经常被听课的学生用绝对的知识说得哑口无言。” 在李睦看来,这种坚不可摧的固有思维“一定要被融化”——艺术不是坚硬的,知识也不是坚硬的,艺术教育就是要打破这样的刻板、僵硬,让理性与感性交融。

本学期选修《艺术的启示》课程的同学中有42名来自新雅书院,1名来自计算机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面对一张白纸该如何下手。李睦鼓励他们自由尝试,并对每一幅作品都给予了真诚而诗意的评价。他的指引为这些学生寻找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指明了方向。

“消除恐惧,去感受,去思考”,助教任擎东见证了同学们的进步。“对于非美术专业的同学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技法和知识,而是感受力、判断力和直觉的启发,是对艺术产生自己的认识。”任擎东表示,对未知的探索和钻研,对理性与感性交融的把握,将成为他们受用一生的宝贵经历。

做艺术学科的建设者

除去通识课程,李睦还长期从事清华美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从素描课、色彩课到现代绘画形式语言研究与实践课,李睦执教多门课程。2006年,《色彩艺术》课程就曾获评“清华大学精品课”。从色彩的规律到写生的目的,从绘画的意义到涂抹的快乐,李睦强调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个性化的表现能力。在素描课程中,他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事物,观察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光影中营造事物的结构,把握透视、明暗、虚实等绘画的规律。

校园写生

“李睦老师对学生、对教学真的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让我们这些学生心里也热乎乎的”,谈起李睦教书育人的用心良苦,上过李睦色彩写生课的同学这样说到。

在清华多年,李睦一直为美院教学的发展殚精竭虑。“每一门学科都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理念,问题的关键便在于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他曾多次撰书谈及这个问题,并参与规划组织了多次国内外艺术教学研讨交流活动。“艺术学科的基础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面镜子,直接反映所处时代的文化、经济以及意识形态。”李睦强调艺术教育应当面向未来、面向现代社会。

做培养“新人”的教师

自由创造、探索未知、敢于质疑,是李睦对学生的期待和要求。

“学生的天性,是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无价之宝”,“艺术创作讲求极端,艺术教育讲求宽容;艺术创作讲求个性,艺术教育讲求多元”,李睦力求在创作和教学之间达成平衡。他鼓励同学们自由表达自己的天真与个性,“只有学生认为这是好东西,他才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创作当中去追求。”李睦说。他从不限制学生大胆的发挥,鼓励他们“要在事物相反的方面去思考,寻找事物真正的答案”。

和同学们一起唱歌

对自己的研究生,李睦也从不强求课题的选择。任擎东是李睦指导的博士生,跟随李睦学习两年,她仍记得对李睦的最初印象:“李老师是很天真、很真诚的人,没有大牌教授居高临下的感觉,而是会帮我们达成我们自己想做的东西”。

“师生关系不是师徒关系,教育不是将老师个人的喜好强加给学生,而是发现、培养学生的个人喜好。”李睦怀着这样的初心,几十年如一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领域的优秀人才。

“我期望你们成为和我们完全不同的一代‘新人’。”在担任新雅书院八字班班主任时,李睦表达了对学生们的期许。事实上,不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最后都殊途同归——打通知识与心灵的通道,引导学生成为人格完善、拥有无限可能的“新人”,这也是李睦教书育人生涯的最好注解。

附录《艺术的启示》听课笔记

赵晓力(新雅书院副院长)

这是李睦老师《艺术的启示》(2021年春季学期后8周课)的第一次课。课程是通识教育课,面向清华非美术专业学生开设。李老师先向学生介绍了成绩评定方法,包括听(10%,出勤)、说(15%,分组讨论, 5-6人/组,每周安排一组和助教讨论)、读(25%,每节课推荐一本书,最后交一千字的读后感/艺术作品观后感)、写(25%,课堂笔记,在每节课的提纲上记录偶发的灵感,下课收集)、画(25%, 八周八张画,由李老师或两名以上助教评分)。然后分六点向学生讲授了第一讲“我们为什么需要绘画”,分别为:(一)、绘画让我们保持天真;(二)、绘画让我们熟悉“母语”;(三)、绘画让我们在意未知;(四)、绘画让我们拓展思维;(五)、绘画让我们彼此理解;(六)、绘画让我们观察敏锐。针对的都是非美术专业学生关心的问题。课堂提问包括:你是否独立地面对过一件艺术作品,并且和它有所交流,哪怕只有一次?你最近或最深刻的一次画画经历是什么,为什么想要画画,感受如何?你是否尝试过把盘旋在脑海里的问题、念头、回忆、做的梦随手勾画下来?并向学生推荐了《如何让艺术懂你》一书作为课后阅读。

课程最让人震撼的环节是李老师当场向同学们示范如何用“触觉”绘画:即不看黑板,凭借日常“撸猫”的记忆在黑板上画李老师自家那只猫。示范后,让助教给学生发放纸笔,关掉教室的灯,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在黑暗中唤醒自己的触觉,在纸上画下自己最想画下的内容(坐在我旁边的一位男生画的是一把玩具枪)。五分钟后开灯,可以看出很多同学都被自己沉睡已久的艺术潜能震惊了。

这种方法蕴含了深刻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因为越是没有受过艺术教育的普通人,越是有“我不会画画”、“我画的很难看”的心理,因为老是把自己画的与自己曾经看过的大师之作、专业作品做比较。如果是开着灯画,普通人就会用自己的视觉监督自己的手。关掉灯后,这种潜意识里的监督就消失了,每个人都在平等地挖掘自己的触觉记忆,反而会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

通过精妙的课堂设计,李老师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第一次课中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艺术潜能。学生不需花很大努力的背后,是教师花了很多心血,这才是真真正正的“艺术的启示”。

上一篇:刘宇薇:艺术的处所

下一篇:李睦:从美院到书院的艺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