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SE夏校的三周是愉快的。在这三周内,我们和来自各专业的复旦同学一起探索了全球经济、国际政治和民主三个大板块的内容,课程内容丰富又充实。不过让我感触最大的,则是在新雅读了一年书的我,来到LSE之后总有一种自己是个“古代人”的感觉。
当然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在新雅的这一年,我走进了很多古典著作,从古希腊的神话、戏剧、对话篇再到启蒙时期的哲学、宗教、政治方面的著作,我们第一学年的课程有着非常强的古典学气质,本世纪的书基本没有在课上涉猎过多少。在新雅,通识教育的第一年在我看来强调的是“对重大问题的关怀”,我们在“古希腊文明”的课上思考战争是如何摧毁了文明社会,在“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的课上思考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智究竟是什么,在“主权与人权”课上思考国家和人是以什么样的关系交互着的……这些自然都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和思考的重大问题,而在不断地品味经典中寻找答案是新雅教给我们的一种学习方式。令我感到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西方拥有如此强大传统的专攻社会科学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却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剖析这个世界的,这和新雅传统的古典学的取向有很大区别。
新雅同学在LSE课堂上
LSE的整个教学方针都强调对现代国际社会怀有大的关切,时刻关注时事和了解国际政治可能是LSE每个学生的基本素养。经由LSE夏校的课程,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社会对于当代国际政治的关切所在,他们不停地反思他们所奉行的自由市场、人道主义援助和民主政治在多大程度上是正当的、可行的、值得实践的,同时他们也在试图利用西方文化的影响来改变世界。LSE对于当代社会的关切程度明显超出了我的想象,并且他们始终在使用社会科学的统计方法以及西方教育中被视为精髓的批判性思维来剖析和反思当今的世界。这种尝试对于我这种在新雅读了一年书的人来说是非常新颖的,尽管这么说来有些惭愧,但我的确并没有像LSE的学生那样对当代社会发生的风吹草动有那么敏感,很多时候都投身于经典文本而忽略了现今所处的世界。
作为一名新雅的学生,我在思考LSE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问题时,还是经常会回到我所熟悉的思路中。例如老师讲到市场、贸易、买卖时,我会想到亚当·斯密是如何通过“隐形的手”的理论将个人逐利的行为转化为对集体利益的贡献,以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是如何解释这种从“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转换的。在学习国际政治,进行模拟联合国谈判时,也会时常让我想起修昔底德笔下的城邦出于恐惧、利益和荣耀而落入了修昔底德陷阱。尽管在LSE的这种授课模式颇为陌生——每天一节讲座、一节讨论课再加上出游活动等等——我仍然觉得不同的跨学科模式在我的思维中同时展开着,使我联想到我阅读过的很多经典文本。但是LSE的学习方式也同样是有效的。尽管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讨论课上与老师来回交流的形式略为陌生,在课上大家也因为语言或种种原因并没有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但是讨论的形式是值得肯定的。在LSE的讨论课上,和身边的同学讨论之后再与老师交流看法,老师再给予适当的引导,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同一桌的同学们又都来自各个专业,让我更加感觉到了跨学科的魅力,开阔了视野。两种不同的跨学科学习方式的交融让我感受到了新雅和LSE的教学方式上的差异,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反思。这次在LSE的短期学习,对经典的阅读很少,而更多依赖的是现今的新闻报道或时事评论家的文章。我并不敢评判这种学习方式的利弊,只是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最终回到的都是某一个核心的普遍问题,例如什么是自由、民主,以及教育的意义。在这个层面上,我个人觉得经典给予了我更多帮助,从原始问题开始剖析和思考会让我更能把握思路。当然,这种埋头苦读经典的学习生活,也无可避免地使我一到LSE就成了一个“古代人”。
伦敦本身是一座非常迷人的城市,让我感受到它传统底蕴的浓厚,同时也有现代化程度的先进。无论是艺术、历史、音乐、文学,这些似乎都能在伦敦的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和图书馆欣赏到。在伦敦的学习生活使我们得以在西方传统中探索英国的文化脉络。在英国的这段时间,我致力于探索这座城市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有多少是我们现在还探寻得到痕迹的:例如原来出版商社林立的Fleet Street,标明了City of London和City of Westminster的龙的雕塑,以及伦敦桥上的建筑残余等等。令我感动的是,在课上老师曾跟我们说过,伦敦人在做城市规划时,会特地将新的房子也造成仿古建筑,以保护这个城市一直以来的样貌,而不让摩登的大楼打破了城市的这份历史厚重感。在伦敦,似乎走两步就能看到王尔德、伍尔芙们留下的痕迹,让人感叹伦敦文化的魅力。在这座城市,文化与艺术交融在一起,文化本身就体现出独特的美感,无论是精美华丽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还是庞大辉煌的大英博物馆。历史和文化遗产以永恒的美的姿态留存在了这座城市里,同时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而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它千年的历史。
伦敦又不止于此。在伦敦的这段时间,我还去探索了大大小小的书店,从艺术馆相关的特别书店,到英国著名的Blackstone,还有LSE和剑桥的书店我都去仔细地看了看。书店体现出人们平时的文化修养。我常常去光顾的LSE的二手书店虽然窄小到只能站下五六个人,里面却总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书本可以翻看。书本上留着LSE学生曾经留下的痕迹,或是一条便签,或是一句话,或是一条高光。书店尽管小,卖的又是旧书,却仍然把整理分类做到了最好,让人感到温馨无比。同时通过书店,也可以看出LSE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在哪里,他们又热衷于阅读什么样的书。书店门口放着一台流动书架,可以随便拿起来翻看再放回去,店长时常会在那里更新一些有意思的小书。每当想到同一本书被不同的人翻开过又留下了不同的痕迹,就会让我觉得知识和智慧在以我们可见的方式传播着。
在游玩剑桥时,我们也专门花了一个小时走访剑桥的书店,其中剑桥出版社的直营书店是全英国最古老的书店之一。从这家直营书店也可以看出剑桥大学在学术界的领先地位。书架上摆放着我们耳熟能详的由剑桥翻译的一本本哲学和政治学的经典,这一套丛书在英译界都享有盛名,其中有一本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我早已用电子版阅读了很久,这次终于可以买一本实体书带回去,让我非常欣喜。另一方面,剑桥还出版了很多和美学、宗教学相关的在国内不易见到的书,我翻看了以后也了解了不少现在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大概针对一个什么方向。整个书店就是剑桥这一所大学和撑起它的无数学者为学术界所留下的最珍贵的宝藏,即便在中国我们仍然还会提到剑桥中国史、剑桥英译本等等……一个大学在学界应该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我想剑桥用这一所书店告诉了我们。
伦敦和LSE实在是丰富,而三周的时间也不仅仅只是让我打开了视野。伦敦以其特殊的方式展示着它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而LSE是走在当代社会前沿的反思者和建构者,描绘着未来世界的图景。二者都让我对西方有了切身的更深刻的认识,我也发掘了自身对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兴趣。短短的三周转瞬而逝,至今回忆起来,仍觉得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