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育 > 国际化交流
.

2018年7月,二十多名新雅2017级学生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暑期学习与文化交流。

作为世界著名的政经学院,LSE以其社会科学而享誉全球。LSE 没有围墙的环绕,学校建筑错落有致地坐落于伦敦街区旁。既有曾经的历史建筑,也有新近十数年落成的可爱的吉祥物,整个校园开放而不失厚重,典雅而不失活力。

此次暑期课程的上课地点安排在LSE的图书馆。教学过程中有集中式的小班教学,也有开放式的自由讨论;课前材料预习,课中师生交流,课后私下讨论,教学方式主动而多元。老师们欢迎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与交流,给予了课堂很大程度的学术自由空间。

课堂教学以外,在LSE 校园和伦敦街巷的闲逛交谈,也使同学们的这次英国之行更接地气,更为丰富。

第一部分:课堂学习

第一周课程主题:市场应该放开还是被管控?

周五,同学们还进行了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个人是否应该自由地追求经济利益?

Individuals should be allowed to pursue their economic interests as it is the solid basis for a market economy, but the freedom of pursuing should be restricted by certain regulations.

——陈宗昊

Given that severe negative externalities will appear, exploitation both domestically and globally will occur, and market malfunction is inevitable, it is quite clear and never extreme to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individuals should not be free to pursue their economic interest and that certain regulations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re of necessity.

——沈莹莎

Market is not a transcendental concept at all, but made and constructed by people. Joining the market means to accept a series of rules of th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which partially takes your freedom away. Even if within the rules, your physical and human capitals limit what you can do, and people restrict each other’s freedom. Even so, there’s moral limits as well. We are born free, but always in shackles.

——付正

第二周课程主题:如何实现全球安全?

第二周周五,同学们凭借着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了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大会背景是Katanga地区(现属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冲突,且极有可能升级为种族屠杀。同学们分别代表中国、美国、俄罗斯、比利时(欧盟)、埃塞俄比亚(非盟)、英国、中非经济联盟(NGO)、国际组织联盟(NGO),就难民安置、维护和平等问题进行讨论。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类似模联会议的谈判,扮演比利时以及欧盟的代表,我方整体经济诉求较弱而维护安全的诉求较强。作为比利时的代表为了延续对加丹加地区的影响力,我们一直试图倡导建立两民族共同执政的南北联合政府,并致力于在和平过渡政权中帮助加丹加政体去封建化,在前期谈判中也付出了较多努力,奇怪的是正式会议上始终没有涉及稳定后新政府形式的问题,让我们反思。

在前期诉求的整理和制裁方式的斡旋,以及最终决议的提出和通过中,CAEC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我看到非政府组织在危机处理中的重要力量。一天的协商谈判着实帮助我对全球安全问题加深理解,并感受同一事件对涉事多方的不同利益牵扯,以及或暗或明的利益追求下各方的诉求和态度。

——沈莹莎

这次特殊的模联大会带给我的是不同于以往参与模联的全新体验。尽管也是在安理会的框架下探讨加丹加危机的解决,但在和一群并没有被模联的套路和习气教化的新雅的老朋辈和复旦的新朋友共商的过程中,也从他们身上明白了一条独立于成规之外的探索之道,一种不愿意让过往联合国拯救行动的遗憾重演的决心与温情,一种在规劝下妥协和让步的大度和推进协商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在身兼联合国外交官和政府要员的双重身份的角色扮演中,我们既跳脱身份去让自己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也真真切切地模拟到国家交锋中难以规避的无奈和无力感,更深地理解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处在怎样一条轨道。尽管结果有些潦草,有些未尽的事宜没有被覆盖到,却仍然是一次很可爱的自我突破。

——温晋

第三周课程主题:西方民主是否处于危机之中?

本周围绕“西方的民主政治是否陷入危机”这一话题展开学习。既对何为民主政治、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有了一些概念上的拓展,体会到了中西方的不同;又对假新闻及后现实社会的定义及表现形式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挖掘。最后从提高公众政治参与度或应对假新闻的方法的角度,提出政策提议,并以小组pre的方式结束了最后一周的课程。

在这一周中,比较有特色的部分是看到了一些特朗普竞选总统时的宣传视频,分析其表现形式和所用的手法,即向我们展示了宣传手段的魅力,也是一种警醒提醒我们要时刻以批判性思维“武装”自己。

——金慧京

第三周周五是一次展示,对于英国民主政治现有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浪漫”却很有价值的方案。

我们小组选择的主题是:解决"欺骗性的新闻报道"(fake news)泛滥极其带来的社会信任危机问题。

展示的要求以英国民主制为背景;我们的任务是在西方民主制的框架内进行小范围的修补,以求解决其危机。

首先是制度修补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在小组展示中,我们提出:应建立一个独立的监察机构,对欺骗性新闻报道进行判定,之后再由行政机构进行管控——这是我们所能想到的唯一具备可行性的方案,其得益于中国人政治生活中的经验。然而在西方,确定言论管控的正当性,不论是学理层面还是现实的法律-政治实践层面,都已是一项艰难的工程。而在设立监管部门一事上,政党制度和票决制民主这二者的相互配合,将成为其难以逾越的制度阻碍;文化传统中对于足以使“言论自由”产生异化的偏执,更使得这种机构的设立近乎不可能实现。事实上,“独立”的监察机构是否应当在中国设立、如何在中国设立,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独立”这一概念如何界定;这一“机构”应当是政府的一个部门,还是应当与检察院或法院挂钩——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探究的。

其次,欺骗性新闻报道在西方的泛滥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危机,也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欺骗性新闻报道——其中有相当比重的消息是故意扭曲或隐瞒真相——泛滥的现象?这个问题的背后,是资本主义逻辑的运作。第一重逻辑是资本的盈利——这是资本的基本逻辑。媒体是新闻报道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其目的是将自己的产品售卖给消费者,即读者;只要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媒体有动机在法律的边缘试探,试图扭曲或隐瞒真相。第二重逻辑是资本与政治的纠缠。西方社会中,那些具备着浓厚政治色彩的欺骗性新闻报道,其背后往往是政治集团;而政治集团的背后则是资本集团。因此,西方民主制的欺骗性新闻泛滥与信任危机,无法通过局部政策或制度的补丁式修补解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然触及其民主制的根本。

最后,我想跳出西方民主制的语境,以一种更普遍的视角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制度构建的作用,是为相应政治体中的个人提供一个行动空间,却无法掌控其中每个人的行动。面临社会信任危机,良好的制度或政策的确能减少虚假消息的传播;但重新凝聚共同体的认同、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依靠形式化的制度是不够的。想要收拾人心,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踏实的实践探索——这一点就更不能一概论之了。

我认为,这组展示所带给我们的,不是教会我们如何解决西方民主制的问题,更不是塑造我们对它的信仰。了解西方政治与经济学的一般思维方式、发现西方理论的本身和实践中的问题,并唤起自己对古今中西进行更深入思考的自觉——我认为这些才是我们的收获。

——张劲波

第二部分:伦敦实地考察

钻石街考察

第一周周三上午,LSE100 课程小组的Rein老师带领所有同学来到Hatton Garden Street——伦敦著名的钻石街,在这里边走边介绍钻石业的现状和历史。

伦敦商业中心探访

从Borough Market出发,到英格兰银行总部,伦敦商业中心在两个多小时的兜兜转转中就已经被逛了个遍,不大但是很值得玩味。

伦敦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不断交织、娱乐与严肃完美融合的城市,从弯弯绕绕的中世纪小路中拐出来就是现代化高楼大厦,走出哈利波特的取景地Leaden Hall就是英格兰银行和皇家交易所。

——郑智

帝国战争博物馆参观

帝国战争博物馆藏品丰富,展示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而立体的参观体验。从门前摆放的一战时英国海军使用的舰载巨炮、柏林墙的残留部分,到馆内的T-34和喷火式战斗机,帝国战争博物馆处处显现着独特的魅力。

展馆讲的是一战与二战的历史,尤以一战为重。我看到了战争初期英法德奥俄各国军队为彰显勇气穿戴的鲜艳制服,看到了毒气弹、铁丝网、机枪和现代火炮塑造的人间地狱,以及战争是如何从以往骄傲的决斗变为残酷的屠杀;如同亲身走进壕沟、迈上原野,与万千士兵一起冲锋。以往在书上见闻的一战史,现在变得那么鲜活可感。

——陈益恒

威斯敏斯特“寻宝”

LSE老师们事先在City of Westminster区域内选好了45处与英国社会发展、君主政体的变化、殖民帝国的烽烟、政府改革演进、法律事业建设与女性权利等六个方面有关的著名景点与标志性建筑物,并记录下每个景点或建筑物处的某些细节,将其设计为问题。

我与沈莹莎、李世豪、林鹏翔还有复旦小姐姐徐方炜分到了第二组。林鹏翔主动请缨,脚蹬风火轮(性能优异的单车)踏遍整个南部City of Westminster;李世豪借助于现代科技,乘坐工业革命时代的杰出发明——地铁,前往整个区域最偏远的角落,从边疆地区包抄Westminster City的大片区域。莎姐和徐方炜留在LSE附近;而我迈着坚定的步伐前往整个City的中心区域——特拉法尔加广场,并以此为中心展开搜索。分工明确、合作得力。

我们组分为了4个部分,将地图稳稳地覆盖,最终成功拿下了43个问题,累积865分,稳居榜首。开心!冠军的奖励是LSE的纪念杯!

——陈益恒

第三部分:对话交流

与清华-LSE孔子商务学院学生进行交流

第一周周六下午,作为本期暑期研习的一个附加环节, 新雅学子在LSE语言中心Catherine老师的安排下,与清华-LSE孔子商务学院的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和对话。

新雅的同学们结合自身实例,向外国同学展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现代中国,而外国学生则与新雅同学分享了自的职场技巧。

现代中国在三种力量的冲击碰撞下形成,传统中国儒释道的混合体、鸦片战争后现代西方思想的冲击,以及中国共产党引入中国的马列主义理论,抛开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偏颇与失真。然而,准确客观地对三者进行阐述是一个艰巨的课题,也是新雅学子理应肩负的一项责任。

虽说来到英国,我们更加希望回答甘阳院长临行前提出的“何以英国”的问题,然而在不断地与异域文化碰撞的过程中,迸发出的或许恰恰是对于我们自身的进一步理解,换句话说,也即“何以中国”的问题。

文稿:2018LSE暑期项目全体同学

上一篇:新雅8字班寒假国际交流侧记

下一篇:“全球胜任力:新雅-罗德学者圆桌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