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记 > 新雅师说
.

在12月16日举行的清华大学2021年辅导员大会上,新雅书院有三位老师及辅导员获得表彰:张伟特老师、张元哲辅导员双双荣获清华大学辅导员工作的

最高奖项——“林枫辅导员奖”;占元辅导员荣获“‘一二·九’辅导员奖”。新雅学生工作组在短短六七年的时间里,从初建,探索,到初步成熟,走过了一条“传承与创新”并举的道路,成为营造“新雅共同体”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此,我们要感谢所有曾经的与现任的辅导员,为我们共同的新雅所付出的努力与心血。

占 元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

新雅2019级带班辅导员

回顾过去两年多的辅导员经历,从军训到第一次班会,从专业分流到面临推研,我与同学们一起,经历了许多的挑战,不断探索新雅书院“文理相长、通专融合、自择专业、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之下的成长成才之路。

从通识中来,到通识中去

探索通识教育是新雅书院建立的重要目的。作为新雅书院在实体化之前“通识教育实验区”的第二届参与者,我的三观深受一批优秀的通识课程的影响。这些课程表面上在讲述哲学、政治、历史,但是从宏观到微观,无不让我反思个人的发展、专业与理想的关系。对通识教育的兴趣是我申请成为新雅辅导员最初的动机。

成为一名辅导员之后,我的身份就从通识课程的参与者转变为通识教育的探索者与实践者。作为新雅实体化之前的学生,我并没有接受一个完整的通识教育。我时常自觉驽钝,因此,做好思想引导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入同学们,一同参与到通识课堂中。在繁重的学生工作与科研压力之下,我旁听了《古希腊文明》《艺术的启示》等通识课程,更阅读了《大学之道》等课程要求的书籍。这些课程加深了我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使我在理解书院培养目标与体系时更加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在同一个课堂上接受教育,我能够与同学们建立一种更加亲密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当同学在抱怨通识课阅读写作强度之高时,我能够与他们具体而论是哪一本书、哪一篇文章很难读;当同学们因第一次接触到绘画审美教育而喜不自禁时,我亦能感同身受。

与新雅九字班同学一起在《艺术的启示》课堂上写生

专业引导永远在路上

通专融合是新雅书院最为鲜明的办学理念之一,同学们在大一一年接受通识教育,大二则需要确认自己的主修专业。但是,专业分流的过程绝不是“延迟一年确认专业”这么简单,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之后,就会建立一个外部视角,来审视自己选择的专业。这种反思并不止于做出专业选择前后,而是在整个本科生涯都会持续,不断逼迫学生思考专业的意义。因此,专业引导必须一直在路上,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

在分流之前,最为重要的是让同学们获取足够多的信息。经过与搭档辅导员的讨论,我们认为要完善专业介绍会的制度。首先,要把工作前置,时间提前到大一上学期,如此才能推动同学们在有一定信息了解的基础上,在大一下学期选修一些意向专业核心课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上课才能真正感受专业的内核与氛围。其次,介绍嘉宾应当以新雅学长学姐为主,而不是专业院系的老师。有许多问题与挑战,也是具有“新雅特色”的,只有新雅的同学才有体会。我们摸索出来的这些经验也很好地传承给了之后的年级,帮助更多的新雅同学建立专业认知。

面向大一同学的专业介绍与经验分享活动

分流结束之后,通专衔接问题便接踵而至。从通识教育进入专业教育,一些同学会表现出不适应,面临补专业课、融入新的班级等挑战。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会有一些同学产生畏难情绪。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我和搭档辅导员与各个专业院系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系,帮助学生融入专业。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困难。在开班会和一对一辅导时,我都会说,专业就意味着门槛,想要越过门槛,就需要沉下心来努力。通识教育带领我们向上看,领略遥远的星空和广阔的人类文明,而专业教育则需要我们向下看,脚踏实地,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进入大三之后,同学们的焦虑则转向未来发展规划。这种焦虑同样与专业选择息息相关。只有引导同学们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认知,才能更有底气地做出选择。因此,我在大三上学期就组织开展了推研及发展规划交流会,依托纵向班的资源,介绍不同专业未来发展的特点。

建设有温度的共同体

集体建设是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土壤。我不仅希望同学们能够建设一个优秀的集体,更希望他们能建设一个温暖的共同体。但是,摆在眼前的问题是,专业分流导致同学们主修不同专业,如何开展集体建设,凝聚人心?我认为,虽然难以在学业上建立坚实的纽带,但是建立情感上的联结可能更为重要,其基础在于,通识教育让大部分同学在思想观念与精神气质上具有共通性。

班级中秋晚会,同学们围坐共饮

在大二班委换届之后,我与班委们分析了专业分流之后班级建设的挑战:如何选择不同专业的同学都感兴趣的话题?不同专业的时间安排特点不同,如何让同学们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针对第一个问题,我提到,专业不同既是一个挑战,其实也是一个优势。正如甘老师所说,新雅采用住宿制,就是要让不同专业的同学相互交流,从而形成多元化思维。因此,不要害怕不同专业的碰撞,反而要鼓励同学们将最有专业特色的内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针对第二个问题,我认为,集体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为尚且陌生的同窗创造相识的机会,让原本熟悉的同学变成交心的挚友。如果时间难以统一,可以考虑化整为零,聚餐出游,只要能发挥情感建设的作用,目的就达到了。新雅91班在大二就推出了“一个宿舍一起吃饭”为主题的支部事业。

开展有书院特色的党建工作

在担任新雅19带班辅导员的同时,我也接任了新雅19党支部书记的职务。党建工作对我而言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还记得在上任之初,曾非常忐忑地请教新雅18党支部书记张元哲辅导员,如何做好党建工作。元哲导在耐心地向我介绍完党建工作的详细内容后,叮嘱我说:“不要把党建工作当成一项事务性的工作,你需要用心去思考党建工作的意义,这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经过探索与尝试,我认为,需要将党建工作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有书院特色的党建工作。党建工作是面向新雅的同学们展开的,只有理解了新雅的特点,才能走近群众,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我将新雅通识教育的特点总结为阅读经典、专业分流以及良好的共同体氛围。从这些特点延伸开来,深化支部建设。在理论学习层面,我设计了系列读书会、校史专题研究,从专业角度学习文件精神等活动形式;在服务群众层面,以支部引领为基础,引导党员和积极分子服务周围同学、参与集体建设、弘扬志愿精神;在完善党员发展层面,构建“三位一体”积极分子深度培养模式,综合党支部、党员和党课小组的力量,打造了一支高质量的积极分子队伍。

党支部开展阅读经典读书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雅19党支部被推荐参加清华大学第二批标兵党支部创建工作。更重要的是,党支部确实起到了思想引领的作用。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同学们只能居家学习,党支部有党员与积极分子近30人次踊跃参加线上教学和线上支教志愿活动,大家响应党中央号召,发挥自己所能,切实为群众做出了贡献,让我非常感动,我们也荣获了“清华大学抗疫先进集体”的称号。

育人即是育己

在担任辅导员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接受着再教育。作为一名“双肩挑”辅导员,我在开展博士生科研时,时常会想起甘老师对同学们的教诲:“五十年后的中国如何,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定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中的第二个一百年,那时候的中国到底如何,就取决于你们。”我不仅会时常向学生们提起这句话,也会用此勉励自己,一定要做科研中的真问题,遇到再大的挫折困难也要坚持。

另一方面,在与新雅九字班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在同学们身上看到了无数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一种奋发向上的气质。通识教育从来没有给他们一个答案,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困惑,但正是这种开放性,给予了他们一种不为现实所击垮的理想主义精神。

辅导员们在新雅冬至节上

育人即是育己,两年多的辅导员经历说不上波澜壮阔,但正是在一点一滴之中,我将自己最真实的心得体会传达给同学们,也从同学们那里收获了感动与成长。

上一篇:渠敬东:编织另一个世界

下一篇:张伟特 | 传承和创新:探索新雅书院制学生工作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