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雅·记 > 新雅讲座
.

2017年11月15日下午,由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政经哲专业(PPE)和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的系列讲座第八期在清华大学逸夫馆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主题为“欧洲建设:后国家与民主的矛盾”,由瑞士日内瓦大学东亚系讲座教授张宁主讲,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主持。讲座现场,除了有PPE专业的12名学生和其余选修政经哲研讨课的学生外,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留学生等。

张宁,现任瑞士日內瓦大学东亚系讲座教授, 博士生导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日内瓦国际学会(Rencontres Internationales de Genève)委员会成员。近十五年來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法现代化过程中展现的问题,特別专注死刑制度及其相关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变化与传承,在该领域有中西文多种著述。她曾师从法国解构哲学家德里达,也是法国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中文译者。

讲座分为欧洲联盟、后国家理论与实践及欧盟与民主的矛盾三个部分。讲座一开始,张宁教授强调了当前欧洲问题的复杂性与欧洲危机的严重性,并认为欧盟作为已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后国家形态,其所在的欧洲发生的种种危机对之后全球其他区域的发展能提供经验和教训,尤其对于当今中国的区域关系与区域环境,研究欧洲问题可以反照和思考我们自身。

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下欧洲发生的危机,需要了解其历史语境,因此,张宁教授首先带我们回顾了欧洲联盟的历史和欧洲的建设过程。同时,作为欧洲联盟建立和发展的亲历者,张教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欧洲联盟建设过程中隐藏的种种挑战与问题。

欧洲联盟是欧洲28个国家通过条约的方式将部分国家职能委托或转交共同体行使的一种经济与政治联盟。政治上所有国家都是民主国家;经济上,欧洲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而军事上,绝大多数成员国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但真正有军事力量的国家是英法两国。欧盟有约45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面积,超过5.1亿的居民人口,如此大的规模和人口既为欧洲市场提供了基础,也对欧盟民主实践提出了不小的挑战——24种官方语言产生了巨大的翻译与交流成本,例如2009年正式生效的《里斯本条约》,其产生和通过就经历了无数次磋商与修订。制度层面,欧盟采取跨国(supranational)和政府间(intergovernmental)的制度性结构,包括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欧洲理事会和欧洲法院。如此结构既是欧盟富有创造性的优点,也是其劣势。纷繁复杂的机构除了增加运行成本以外,也拉大了欧洲民众与欧盟的距离。只有精英阶层和知识分子相对了解欧盟的复杂机构,这种精英和民众对欧盟认知的距离也成为欧盟推进其建设过程中的挑战。

从更大的时间尺度看,欧洲建设可以分为欧盟建立前的西欧经济合作阶段(1950-1992)和欧洲联盟建设阶段(1992至今)。西欧经济合作阶段处于战后的历史语境,首先追求稳定与和平,抑制民族主义,同时制衡苏联。从丘吉尔提出“欧洲合众国”概念(尽管这一事件已被欧洲人遗忘),到欧洲煤钢共同体及《罗马条约》签订,面对各国利益的不平衡,欧洲人在互相妥协和让步中完成了共同体建设。冷战结束,苏联阵营的崩塌使这一阶段落下帷幕。欧洲联盟建设阶段以两德统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为其历史语境,在冷战结束后极速变化的世界里,欧洲各国都在调整和整合自己,在德法的推动下建设以共同繁荣与团结为目标的大欧洲。欧盟的建设方案包括欧洲内部东西方两个阵营的和解及建立以欧元为结构要素的欧洲统一货币与市场。结果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富裕、自由的欧洲,欧洲各国不再受力量对比的竞争逻辑的主宰。当然,建设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无论是《欧洲宪法条约》呈现的欧盟聚集已久的成员国间分歧,还是《申根协定》带来的种种隐患,以及欧盟迅速扩张中异质性不断加强——由欧盟国家、欧元区国家和申根国家构成的相互重叠的欧洲建设三重结构在建设过程中即显现了其问题。

2008年以来,随着全球化与外部世界的变化,欧洲经历了三场主要危机。首先是2009年的欧债危机,这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爆发,因金融市场化造成的全世界金融泡沫产生危机。之后是2015年的欧洲难民危机,这里张宁教授指出,欧洲难民危机既包括一般意义的难民,也包括《申根协定》签署后带来的非法移民。面对难民的不同态度反映了欧洲各国间利益诉求的不同。第三个危机即2016年英国脱欧的危机。利益冲突和疑欧派带来的认同削弱以及卡梅伦的公投赌注搅动着本就复杂的英欧关系,使英国脱欧成为现实。而英国脱欧之后欧盟是否会进入转型期?张宁教授认为这难以预测,目前欧洲努力的方向是稳定欧元,保证欧洲市场的正常运转。

作为后国家理论的实践,欧洲的共同体建设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密不可分。张宁教授指出,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国家因失去对资本的监督能力、对财富的再分配角色及对信息的控制而被削弱。同时由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日益繁殖,民族国家的合法性也受到打击。当民族国家的规模不足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时,世界各国开始寻求区域整合以应对挑战,曾经以帝国整合区域的时代已经结束,如今欧盟的原创整合方法既保留了民族国家,又重组其力量,通过民主的整合过程,使民族国家通过民主协商形成与传统联邦不同的联盟,培养了其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新兴软实力,是其优势所在。

但在欧盟以建设民主的欧洲为目标的同时,欧盟本身也与民主产生了诸多矛盾。首先,欧盟内部完全精英性的架构及失效的奖惩逻辑构成了欧盟结构与民主国家的二分,欧盟的运作过程实际是去民主化的过程。其次,信息的不同来源、媒体的空洞报道、少数冷漠派及选民的两极化态度使欧盟面临民意的压力。第三,各成员国政府采取双重策略,通过欧盟模糊责任界限或回避经济难题,给欧盟的民主建设和形象增加困难。

如今,欧盟正面临转型危机,内部的几种诉求都在发生变化——法国价值观在欧盟建设中被摒弃致使法国对欧盟建设时冷时热;德国逐渐摆脱曾经的救赎逻辑,开始毫无障碍地寻求国家利益;南欧国家对升华的期望无法实现,从而将欧洲看做外部政策的强加者;中欧和东欧则在政治现实主义中回归具有民粹主义特点的民族主义。同时,伊斯兰世界的剧烈变化也不断冲击着欧洲。面临种种冲突和难题,张宁教授指出,我们无法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但应当从各国利益诉求的转变中重新出发,寻找欧洲一体化的出路,加强和巩固欧元是当前可能的一条出路。

欧盟作为冷战后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区域整合形式,为全球区域整合提供了一种范式。而在全球化极速推进,冲突迭起的当下,欧洲的区域建设也遇到种种挑战。欧洲的危机也是我们共同的危机,讲座后,张宁教授与在场观众讨论交流,或探讨欧洲认同的发展与源流;或从欧洲反观中国周边的区域建设,观点碰撞,思想激荡。在世界区域整合的现有模式中,不断发现与探索,为人类应对全球化思考尚佳的出路,是我们共同的希冀。

撰稿:王静姝

上一篇:新雅讲座|:我看“新清史”的热闹与门道

下一篇:新雅讲座|创造不同的未来:中国,巴西和国家发展的新道路